小户女养家记 第54节
作者:
湘也 更新:2024-01-07 13:16 字数:4162
第66章
开业那一日,几乎所有陈念莞认识的人都请来了。
陈念莞还特意去请了范山长给自家铺子剪彩,范大佬也答应了。
而两辆出摊车今日停了码头跟商业街地营生,临时调回来,一左一右停在店铺门口,摆开架势为开店助威。
身后是一群穿着“陈家河粉”字样的人,自然就是柳氏表哥表弟跟表妹们,陈念莞还有范山长站中间,柳氏牵着萱萱站在正中间,手里牵着一溜的彩绸。
开业,自然是要继承了现代传统的剪彩仪式的,讨个好兆头嘛!
“陈家河粉店开业啰!”随着表哥表弟们齐声一吼,陈念莞跟范山长还有柳氏就抓着剪子把红绸给剪断了。
铜锣声一响,鞭炮声就点燃了,陈家河粉店就热热闹闹地开业了。
当牌匾揭下来时,鞭炮声中,左右两辆出摊车的主厨——郑二哥跟柳山,均使出了拿手绝活,勾火。
两边锅里头都冒出又旺又高的火苗,持久不熄,吸引得围过来的观众惊叫连连。
“好吃的陈家河粉咧,快到店里头尝尝!”
调回两辆出摊车自然是为了吸引客流,如今目的达到了,那柳河跟陈念莞就赶紧将现场要吃烧不焦的河粉的顾客往店里请,这样才能成功引流一波。
陈念莞还特意去找人流中的姑娘们:“各位小姐姑娘们,里有头位置是专门为你们留的雅座,快里边请啊!”
“这店这么小,还真有雅座?”那被舞狮跟火苗引来的姑娘家都好奇。
“有有有,不如你们进去看看,进店里头一看就知道了,里面也可以现场点餐的。”陈念莞热情道,“来来来,就是不吃,也可以进去看看的嘛,今日进店里消费,还有我们陈家河粉店独家的美食免费赠送。”
“真的?”
“那,就进去看看吧!”
陈念莞把一行三位姑娘请进了店里头,带到屏风隔开的用餐区:“我说对吧,这里是我们店里专门为你们各位漂亮的姑娘们订做的用膳区,如何?各位想吃点什么?”
“我想吃一份炒河粉。”
“我也是。”
“我想吃汤河粉。”
“都有都有。”陈念莞利索地将让张二郎制作的菜单递到她们这一桌,“我们店里除了素河粉,还有荤河粉,给位看看想点哪一种?”
为了今日开张一炮而红,陈念莞开业前就一直物色哪里可以买得到牛肉,总算赶在开业前一日定下供货源买到了牛肉,所以今日主打就是荤河粉。
炒河粉可以根据食客口味加牛肉片、羊肉跟猪肉片,汤河粉的汤底则分两个汤,一个是牛腩萝卜汤底,一个是鸡肉蘑菇汤。
等三位姑娘点过餐后,陈念莞记下转头到取餐窗口给柳迟报了单。
店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也都下了单,厨房里柳迟跟柳云正忙着呢,听陈念莞报单,当即大声应着:“知道了!”
让三位姑娘稍等后,陈念莞马上去了烧味区。
*
烧味区已经挤满了人,要不是今日还有二舅母帮忙,柳氏都快忙不过来了。
烧味区今日的主要任务是推销烧鸭,二舅母在铺子外头一边拿着吃食让人免费尝试,一边招呼他们进店里头品尝。
尝过觉得味道好的食客,当场到烧味区买烧鸭跟酱肉干的也不少。
进店里消费的客人,每人都会赠送一小碟子一块烧鸭跟酱肉干。
陈念莞用碟子装了三份烧鸭跟酱肉干,回到雅座区,便给三位姑娘送上了。
在她招呼三人的当儿,又有两位姑娘闻讯进店里头来了。
陈家河粉在县城的街头巷尾已经算有些许名气,但一直以来卖的都是素河粉,而且出摊时食客多是男性,吃荤河粉的食客都只能到月满楼或福星楼去品尝。
如今见陈家河粉开了店铺,自然会有不少食客想来尝尝正宗的陈家荤河粉,这其中的女性食客自然也是不少的。
说到月满楼跟福星楼,那杨掌柜跟张掌柜都来捧场了,不过今日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河粉,而是烧味区的烧鸭跟烧肉。
站在烧味区外头,品尝过后,张掌柜便问柳氏:“这烧鸭,是陈四姑娘做出来的?”
“是我们陈家河粉店的招牌烧鸭,张掌柜你要喜?????欢,日后福星楼有需要,也可以来我们这儿拿货。”柳氏机灵道。
张掌柜哈哈笑了起来,杨掌柜则看着挤满食客的铺子,若有所思。
很明显,荤河粉的市场是庞大的,更别说现场尝过烧鸭后,当即追加点单要吃烧鸭的食客,在店里爆满的情况下,客流不息,陈念莞不得不叫在外头招呼食客的柳风跟柳山,到后院找了平日出摊会用到的桌案,在店外加多了两张长方桌。
幸亏这处的商铺都会有一米出挑的屋簷,方桌加在屋簷下的空间,也算不得是当街乱摆卖。
“掌柜的,结账了,结账了!”
忙起来的小佑也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从店里头探出头来大叫。
“哎哎,来了来了!”陈念莞抬头,便见又有两位姑娘结伴走进店里头,进店之前,抓住了柳风的肩膀,“你去后院把许阿花叫过来,让她先到店里帮忙招待。”
开店之后,怕人多出事,柳氏就叫许阿花带着萱萱回了后院,如今人多,缺人手,只能叫许阿花临时顶上了。
*
就在陈念莞等人忙得不可开交时,张二郎带着一群青云学院的学子来到了陈家河粉店外头,其中也包括了陈念蹇跟曾四郎。
“真是陈家河粉店啊!”
“人可真多!”
也有被强拉过来表示不满的,“张二郎,我们没几日就要参加县考了,你还叫我们到这里凑什么热闹?”
“哎,就因为要参加县试了,所以在下场前,才要放松放松啊!”
“就是,你看陈三郎跟曾四郎同样要下场,还不是来捧场了?平常心,平常心。”
“哟,你们看,连范山长都来给陈夫子家的店捧场,我们这算什么?”
张二郎看着热热闹闹的铺子,会心一笑,转头看着同窗:“今日各位的吃食,我请。”
“好哇,那我不客气了。”
说着就有几位学子赶紧去抢位置了,张二郎不由笑了起来。
铺子的火热,一直持续了一日。
直到黄昏渐现,天色渐渐暗下来了,那店铺里里外外的人流才渐渐稀少起来。
打烊的时候,首先收摊的就是郑二哥跟柳山,他们推着出摊车绕道后巷,从角门进了商铺后院,栓子跟柳风则负责收拾外头的桌案。
店铺里的柳河跟小佑在接待完最后一波食客,也在清理碗著,整理桌案。
收了一天帐的陈念莞坐在柜台后面,累得不想动,但看到旁边装满铜钱的屉子跟陶罐,又止不住想笑。
烧味区今日的生意也意料之外的好,原本以为能卖出预计的一半就算成功了,结果烧鸭跟酱肉干全部售罄不止,下单订整只烧鸭的也不少,幸亏后厨早有准备,又有柳云随时焖炙,才不至于断货。
等将铺面锁上后,陈念莞才叫来柳迟跟柳河等人,将铜钱搬到账房里头,自己则跟柳氏抱着烧味区的营收,也跟着进去放好。
而后才是忙了一天的诸位吃晚饭的时候,为了今夜犒劳大家,陈念莞已经特意留了三只肥美的烤鸭给大家佐餐,还有浇上香甜酱汁味的酱肉片,另外还有专门炖好的浓浓鸡汤供应,至于白米饭,今夜是无限供应。
都是长身子时候的小年轻,吃起来那简直是不要命。
但陈念莞也顾不上吐槽了,因为她也饥肠辘辘,深知道自己的吃相也难看。
一顿风卷残云,彼此的胃都填饱后,彼此说起了今日开店接待的形形色色的客人,又说了一通后,才各自散去,清理的清理,打扫的打扫,准备洗漱的洗漱。
陈念莞朝柳迟柳河一个小眼神过去,彼此都知晓,该到清点今日营收额的时候了。
几位合伙人都没闲着,主动地跟着进了账房就来帮忙数铜钱了,陈念莞则抓起了河粉区跟烧味区的进账看了起来。
店铺里主打的炒河粉,素的还是跟以前一个味,但荤味,根据用的肉类不同,分为三个价位:十五文钱,二十五文钱跟三十五文钱;汤河粉则统一为二十五文钱。
账本上统计出来,今日收入单卖河粉的收益是三十二贯五百三十文,赫赫,我的乖乖。
原本考虑开业当日河粉收入在二十两左右的陈念莞吓了一跳,估计是进店的食客不差钱,点的都是荤河粉的缘故。
至于烧味区,酱肉干已经在县城里风靡过一阵,考虑过县城里有钱人家的购买欲望或许会降低,所以今日不过预备了五十包,都是单条厚切跟薄切的,全部售完便进账两贯八百五十文。
那烧鸭居然卖得比酱肉干更好。
原本烧鸭算是新品,今日烧味区也没指望赚钱,免费试吃为主,但没想到品尝过后当场下单的食客会有那么多,准备的三十只不够,还补了十二只。
烧鸭定价三十五文钱一斤,选用的鸭子基本上都是三到四斤,而今日整鸭卖出去就有十二只,那便有一贯四百七十文,其余按斤称卖出的大份小份加起来则有四贯一十文,听柳氏说,今日售完后还有顾客追着问还有没有货的,当场下单明儿来取整鸭的人家就有五户。
看来,这烧鸭要成为第二个过硬的吸金项目了。
陈念莞想到烧味区如今只有两项商品,等到陆续推出新产品时,可能出现的盛况跟源源不绝的银子,就忍不住又想桀桀奸笑。
这时候,数钱银的合伙人们也将总数算出来了,拢共四十两八百六十文。
噹噹噹噹!
陈念莞在所有人脸上看到了这副又难以置信又高兴不已的复杂神情。
一日就能赚四十两,若是一个月,那岂不是上千两了?
其实这不过是因为新店开张,所有产品都卖得火爆的缘故,就跟刚开始出摊卖鱼腐跟河粉,一样一样的,如今算是在高峰值,但等这段日子过去之后,生意会趋于平稳,那个时候才能准确算出每日的正常营业额。
but,她是不会允许眼睁睁看着生意回落下去的,没见着烧味区靠店铺里的柜台一面还空着么?那是给新品预留的地儿呢!
看合伙人们看着那堆铜钱眼睛放光,对着铜钱是摸了又摸,陈念莞简直是无可奈何,为了鼓励各位合伙人的积极性,陈家河粉店开张第一日,就要迎来第一次分红了。
毕竟,钱银到手了,各位合伙人才能盯着实际继续卖力不是?再说上一回筹措的开店资金还剩下不少,这四十八两便是分出去,靠如今店铺的气势,明儿几日就能又赚几波了。
所以,陈念莞便开始按入股的份额,当场将这四十八两分了。
摸着属于自己的几贯钱,表哥表弟们乐哈哈的。
这还是过了年节以来,首次摸到这么多铜钱呢!
高兴!
果然跟着表妹/表姐干是对的。
*
陈念莞看着自己分得的二十贯铜钱,掂量起来重得很,刚好账房里也有叫何木匠打造的储物柜,她挑了一格柜子将铜钱锁了进去,想着等明儿柳风出门采办时,顺便一起将这铜钱送到钱庄换成银子。
让柳迟柳河等人注意保管钱财,得到他们一致应诺后,陈念莞才带上柳氏跟小佑坐驴车回燕来巷去了。
回到燕来巷后,陈念莞便拿着该给张二郎的分红去找他了。
张二郎的房里头燃着炭盆,人却坐得笔直,手不离卷。
距离县试还有五日的时间,今日用忙里偷闲的借口带了青云书院里的同窗去给陈四姑娘的店捧场,也算出了一分力,毕竟,那店子里头有自己的一成股不是?
只是等请完客回来,还是得补一补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