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作者:
叶不鸿 更新:2025-01-11 22:47 字数:1825
她跟老头子守了两年的边境。
老头子总是跟她说,浔阳这地界很偏僻很贫瘠,他以后交给谁都不放心。
他说,他其实很喜欢浔阳。
因为这里能看到大漠孤烟,能看到长河落日,他仿佛只要伸手,就能抓住天上的火烧云。
然后,老头子便笑着看向她:阿闻,以后,朕将浔阳托付给你吧?
那时候的秦不闻年纪尚小,丝毫不明白君王封地意味着什么。
她只是重重地点头:好,你托付给我,等你再来浔阳时,我保证人人都能吃上饭。
老头子双目浑浊,只是对她笑。
他摸着她的头,声音慈祥:朕一直都相信阿闻的。
后来,她得了浔阳的封地,百姓面黄肌瘦,饿殍遍地,整个浔阳封地的人口,甚至比不上京城的一半!
秦不闻来到浔阳时,似乎就连风声都是寂寥凄厉的。
百姓早早闭户落窗,街道上冷清寂寥。
她来到浔阳的第二日一早,便召集了浔阳的百姓。
百姓们衣衫褴褛地来到浔阳城外,便见一少年手持长弓,一身黑金长袍,立身于无数风沙之中。
少年挽弓。
弓弦绷紧如同一轮满月,箭矢穿过无数风沙,直直飞向漠北与曜云的边界处。
倏的一声。
弓箭直直地插入那贫瘠干裂的土地上,只留下一根小小的箭尾。
那个场面过于震撼了。
百姓们甚至不知道那位长安王拿的是几石重的弓,只是见那长箭破空,万籁俱寂。
似乎连盘旋的鹰隼都止了声。
百姓皆是噤声。
终于,少年缓缓转身,看向身后羸弱不堪的百姓。
他开口,掷地有声。
本王弓箭所过之处,皆为浔阳。
浔阳之地,皆可种植粮作,本王在位三年之内,浔阳赋税全免,粮食自留。
本王在此,对所有浔阳百姓立誓,当时,少年也还不到束发之年,五年之内,浔阳各处衣食无忧。
今年,粮产最高者,赏绸缎百匹,白银千两。
说完,秦不闻又抽出一支箭矢,当着众人的面折断。
此箭为誓,若本王违背誓言,犹如此箭。
后来,长安王的折箭为誓便逐渐演化为寻常百姓口中的折枝起誓。
一言既出,万山无阻。
可惜,秦不闻没等来浔阳的太平之年。
五年的时间太长了。
秦不闻没活到那时候。
她是复活之后,在京城百姓的口中才得知,浔阳当时遭了灾的。
当年她一手治理的浔阳,现在不知道是一番什么光景。
--
原本是两日的路程,因为季君皎要车夫慢行,到达浔阳城时,已经是四日后了。
大概是因为近乡情怯,秦不闻被季君皎扶着走下马车时,还有些不习惯。
北方寒冷,但又因为各种漫天黄沙的朔风,早晚的天气相差许多。
秦不闻跟季君皎到达浔阳城的时候,正临近傍晚。
浔阳城门外,是浔阳城的县丞亲自出城迎接的。
下了马车,秦不闻便听到了一道谄媚的声音。
下官拜见首辅大人!
声音有些熟悉,秦不闻微微蹙眉。
季君皎扶着秦不闻走下马车,便朝着迎出城门的县丞微微颔首。
下官是浔阳城的县丞,乌大江,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辛苦!
乌大江?
秦不闻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拧眉朝着来人看去。
当秦不闻看到那位县丞的脸时,瞬间怔神。
真的是他。
当年那个在她封地第一年,粮产最高,得了奖赏的人。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然当了浔阳的县丞?
此时,乌大江眼睛都快笑得眯成一条缝了。
他朝着季君皎拱拱手,脊梁很弯。
季君皎只是微微颔首:徐大人呢?
乌大江忙道:县令大人公务在身,只能派下官来迎接大人,还望首辅大人海涵。
季君皎自然不在意这些。
人民百姓官,自然应该将公务放在第一位的。
他点点头:徐大人心系百姓,本官自然不会责难,乌大人不必多心。
那就好那就好,乌大江赶忙让开一个身位,大人,傍晚天凉,下官先带您去下榻处吧?
有劳。
季君皎回身,带着秦不闻同行。
乌大江见状,对着秦不闻也堆满了笑:姑娘您也请!
嚯?还挺有眼力见儿?
想当年乌大江可是大字不识一个呢。
如今竟然能当上这浔阳城的县丞?
还真是挺有趣的。
秦不闻在时,浔阳城没有宵禁,那几年的百姓安居富足,浔阳城内几乎是烛火长明。
而如今再进浔阳城,天色还没暗下来,浔阳城的街道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了。
那些人看到秦不闻一行人,神情惶恐,惴惴不安。
似乎是在害怕乌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