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76节
作者:鸦泉      更新:2024-08-04 15:51      字数:2717
  这‘二跪六拜’大礼,正是叔孙通所修‘秦学’的小小成果之一。
  二跪六拜大礼既成,礼官又高
  声道: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分明法、明算、明字、进士四科,试士于天下,试分县、郡、会、殿四场。
  今皆已毕,于是开榜以论高低,等分一甲、二甲与三甲。
  今日始皇帝陛下躬亲、制名先后!”
  始皇帝二年1,是在天下一统、仙使降秦的重大意义之下,形同改元的新年号称呼。
  至此嬴政执政期间可分两个阶段,秦王元年至二十五年,那里是旧日创下的无上功绩。
  以二十六年为始皇帝元年,开启的未来,这里是光明希冀与无限可能。
  今年二十七年即始皇帝二年,今天一过、明天一到,便是始皇帝三年。
  ——这也是叔孙通所修‘秦学’的附带成果之一。
  始皇帝嬴政立于高台之上,手执一卷黑底玄鸟纹的‘玄榜’。
  乐声已歇,天地肃静。
  嬴政亲自开始宣读名次:“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咸阳)章台里东南、陈普!”
  高台两旁卫士,随即齐声传名高呼:“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章台里东南、陈普!”
  嬴政:“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卫士亦是再次传名高呼:“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三甲第一者……”
  “二甲第十者……”
  “二甲第一者……”
  “一甲第三者,内史章台东里西、李由!”
  “一甲第二者,陇西郡狄道县城东里西、卫津!”
  “一甲第一者,颍川郡颍阳县东乡南、荀炅!”
  在始皇帝嬴政宣布‘玄榜’名单时,宫前广场上的明法科考生们无不紧张万分!
  从三甲最后一名宣布,越是往前越紧张,既希望迟些听到自己的名字,如此就意味着有更佳的成绩。
  又希望早些听到,因为生怕一直听不到,最终是未能上榜。
  这种挑拨折磨人心绪的法子,真是叫人牙痒痒!
  (仙使周邈:嘿嘿~叫公元前的考生们见识一点综艺悬念的震撼!)
  但等到揭晓了二甲第一名,又念到一甲第三名时,众
  人突然意识到:始皇帝在殿试一关中,竟未曾黜落一人!
  明法科参加殿试者,合计二十六人。
  而刚才揭晓了三甲十三人、二甲十人,此时一甲既为三人,那么合计正好就是二十六人!
  也不知是四科都是如此,还是仅明法科特殊——毕竟大秦以法治国,法家在大秦享有格外殊荣。
  宣读完明法科,嬴政换过一卷明算科‘玄榜’,再次开始宣读:
  “二为明算科,三甲第五者……”
  下方的考生一听,纷纷心中默算:明算科总共十八名考生参加殿试。若是固定一甲三名、二甲十名,那么三甲正好余五名……相加正好是十八名考生!
  殿试一轮之中,始皇帝果真未曾黜落一人!
  这个结论一出,应试考生们心中顿安。既然殿试不曾黜落,那他们就都榜上有名,只是名次高低之分而已。
  ——始皇帝竟果真恢宏大度,能识人容人。
  应试考生心中不约而同地,又一次生出对始皇帝的好感,以及感恩。
  虽已确定自己多半榜上有名,而凡是殿试得中者,都有授官资格,官肯定是能当上了的。
  但名次和官阶也有高低之分,谁都不会想落入三甲,皆许愿二甲,甚至一甲!
  于是,这会儿就又都开始在心中默念:别念到我,别念到我……
  晚一会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有更高的名次啊。
  “三为明字科,三甲十六者……”
  “一甲第一者……”
  宣读完毕明字科共二十六人的排名,嬴政最后再换进士科‘玄榜’:
  “四为进士科,三甲廿四者……”
  “二甲第三者,陈郡陈县北里北、陈馀!”
  “二甲第二者,砀郡陈留县高阳乡西、郦食其!”
  “二甲第一者,陈郡陈县北里北、张耳!”
  “一甲第三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南、陈平!”
  “一甲第二者,南郡竟陵县南里南、陆贾!”
  “一甲第一者,……”
  到进士科时,若周邈在场,就会发现好几个汉初名人,其他的就都是不曾听闻过的。
  这
  是因为汉初‘黄老七十年’,也唯有儒家同为显学,才有许多儒生名留史书。
  而法家没落,史书之上罕见法家名人。
  明算、明字又不受重视。于是竟似乎是儒家名士们占领了进士科。
  只是被尊为汉朝第一儒者的陆贾,都只得了进士科一甲第二,便可知儒家倒也没占到进士科的半壁江山。
  法家、道家与兵家,还有墨家等家,虽稍显弱势,却也能算是平分进士榜了。
  ……
  嬴政亲自宣读完毕科举四科的名次,放回玄榜。
  之后将有奉常衙门博士部抄录榜单,张贴于章台宫的宫墙大门外。
  这一份始皇帝亲笔落下的榜单原稿,将会收藏保存于咸阳宫书馆。
  嬴政又道:“今日擢选野之贤才,明日授赐朝臣、郡县之官,还望诸位莫忘初衷,谨守本心。
  为国之富强,为民之安乐,为己身留名青史!而勤谨、清廉、奉献,奋斗余生。”
  “唯!”
  一百零八名参加殿试,由始皇帝参与阅卷,亲自排名并书写榜单,亲自宣读名次,名符其实的天子门生,皆齐声应道。
  礼官出列,高唱:“跪!”
  “拜!”
  ……
  此次两跪六拜之礼,是拜君,亦是拜师。
  跪拜既毕,‘制名大典’主体上就已经完成。
  只在最后,始皇帝嬴政赐下恩典:“今岁首届科举取士,宜当特有恩赐。
  凡应试于廷殿之士,榜上有名者,凡二甲、三甲之列,各赐良马一匹。一甲者,各赐二马车驾一辆。”
  “另有,今日制名既毕,特赐四科廷士2御马游街,一甲者今日特许行于中道。”
  此恩典一出,众廷士无不心潮澎湃!
  即便是最差的三甲,都能得赐良马一匹,这是何等的厚赐,又是何等的殊荣啊!
  更莫说四科一甲,那更是二马拉车驾!
  今日在列的百官朝臣,许多都尚且不曾拥有一匹马。而也只有三公九卿及宗亲侯爵之列,才有财力配备二马拉车驾。
  最重要的是,二马拉车驾虽不似驷马、六马拉车驾,有严格的形制限定,可寻常士人和
  低阶官吏也会自觉避讳,但一甲廷士却能名正言顺地乘坐!
  这赐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莫大殊荣!
  何况四科一甲廷士,还被恩准今日可行于中道!
  中道,道路的中央。
  平日的城中大道,行人走人行道,车马行左右车道,中道乃是皇帝出巡、仙使出游或某人得特许时,才可行走的。
  今日四科一甲者,却皆得恩准可行于中道!
  始皇帝对廷士的看重由此可知,也可知科举取士,之于大秦的重要。
  更是无处不在昭示,他们这些廷士的前途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谢陛下恩典!”
  无需礼官高唱提示,一百零八名廷士便已齐刷刷跪拜下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是咸阳之外的廷士,也已学会山呼万岁。
  拜谢已毕,嬴政继续道:“明日岁首大朝贺之日,诸廷士依礼朝贺,并赐席大宴。
  后日于咸阳礼堂,同赏歌舞。”
  咸阳礼堂,由仙使修建于咸阳广场上,那座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室内场馆。
  明日以新科廷士身份,朝贺之后列席大宴。后日与始皇帝及群臣,与黔首同赏歌舞。
  这不又是两项殊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