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
灯笼壳子 更新:2024-05-14 13:09 字数:1860
贾政听着亲娘这番话就点头,一点不着急,老神在在地坐下来开始喝茶,心里已经琢磨着等林湛阳之后过来拜见他的时候好好教训个两句。
定要他知道何为国之重器,何为官威赫赫。
至于你说林湛阳跟贾家非亲非故的,做什么来拜见他?
这不废话么,荣国府和林家可是正经姻亲关系,林家初来京城,这往日丢下的人脉不得一一捡起来?那些同年故旧的,哪里有这血浓于水的姻亲关系来的牢靠?
——林湛阳这个过继来的嗣弟,就算一点血脉关系也没有,荣国府这一趟也免不了的。
荣国府这边是这么觉得,而且很肯定。
贾政跟他大哥贾赦在外头赶巧遇上的,两人在门外听了一截,贾政心里义愤,也顾不得往日的什么兄友弟恭便先进了门隔空教训起人来。这边贾赦等他二弟落座了,才慢悠悠给贾母请了安,一如既往地连同他媳妇一起被老太太数落嫌弃了遍,这才做到自己位子上。
听见贾政信誓旦旦说着“他要去见官,也不会有哪个衙门肯收”,贾赦耷拉的眼皮才掀起来,眯着眼跟看戏似的瞅了他二弟一眼,小声嘀咕了一句:
“真要如此,哪儿还用这小丫头急赤白脸跑回来救命呢。”
贾政:“……”
贾母:“……”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面对众人的目怒而视,赦老爷说完就又耷拉下眼,任凭贾母敲着乖张骂他没个好话。
政老爷也皱眉:“大哥,你往日糊涂不省事倒也罢了,可这官场上到底与市井不同,又不是看热闹,衙内大人们日理万机,怎会操烦这等小事。”
贾赦撇撇嘴,心道老爷我天天日程繁忙,到没见你这个三天两头请假在家里高谈阔论的工部员外郎有多“日理万机”。
那丫鬟可惨了,苦着脸,她刚想应大老爷的话啊!
别说,大老爷这话最符合逻辑啊!
可跟贾家你讲什么逻辑呢,那丫鬟放弃治疗——反正,她也努力过了。
嬷嬷们见谅,不是她不搬救兵,实在是嘴笨说不清楚……关键主子们也不相信这回事,不然等衙门里派人来了,不用她说也自然就……
这人真是经不得念,这丫鬟刚想呢,下一刻就有看门的丫头撩开帘子禀告了:
衙门里来人了,说要请管家的大人去衙门里认人呢。
完了还补充一句,那人自报跟脚的时候说的是……御史台。
啥玩意儿……?
御史台是怎么扯进来的?
不是说那个……送去京兆尹么?
连那小丫鬟也一脸懵。她后半截没参与,被林湛阳瞧了个顺眼派她回来通报的,路上囵吞听了一耳朵那个“司”是什么镇府司的意思。她还没弄清楚镇府司是个什么地方,正打算完事儿了去打听打听那是什么地方……
这怎么又跑出来一个御史台啊。
御史台是干嘛的呢。
正经的主职算起来,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些扩充产业……这里不细说。
那你看主职,就知道哪里不对了。
虽然说这御史台、京兆尹和九门提督府都算是司法机关,都能审案子抓人,在皇城这一个牌匾砸下来十个人里有九个戴官帽的地方,四舍五入职权的确都差不多……但那只是一方面。他们各自还有些细化分工的。
比如说御史台的日常是进谏撞宫柱,闲着没事骂骂人讽刺个同僚啥的。
九门提督比较忙,救火消防到看城门,都管,两万人多的侍卫步兵,忙起来都不够用。
京兆尹也审案子,但理论上还管京城这座城的日常政务运转——当然,想想这放眼望去都比京兆尹这个四品京官大的悲催现实,你就知道了:本质上小事懒得管,大事没得管……出了事一定背锅。
话归正题,御史台的大老爷们都是精细的社会人,最喜欢与人斗其乐无穷那一套。他们本专业干的就是以把同僚搞下台为政治生活的第一目标。
咳,不好意思,就算林湛阳把人往御史台送这举动本身没啥别的意思,还在朝里当官儿的贾政也已经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别说!京兆尹的确可能嫌辣手不接这案子,但想想御史台要是盯上自己,这还真有可能被借题发挥。
举个栗子,几个月前有个大臣的儿子跑去女票女支,走夜路回来醉醺醺没注意,吧唧一下抱着美人摔下桥,等下人把人救上岸,两个人已经没了。那大臣怕影响不好,派手下人去处理了场面当没发生过,第二天照常上班……
然后被御史台那群人挖出来,一道折子上去就弹劾他了。
弹劾啥啊!我儿子死了!我打落牙齿往肚里吞自己的难受自己知,还想咋的了!
你以为那群御史大夫要弹劾他“挪用公家人力资源”?
不。
他们说他“为父不慈。”
儿子死了都秘不发丧,为了自己那点前途连基本人性都没有。
冷血!太冷血了!
这样的人怎么当国之栋梁!
更别说什么爱民如子!狼心狗肺的东西!不堪大用啊!
别说,被他们跳了十来天,真把人给撸下来,外派出去靠边站了。
真是一脸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