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热情的山村
作者:
儒生佩剑 更新:2024-01-27 03:49 字数:2145
清晨,整理队形,准备出发,旁边很多村中的百姓来围观送行,张威带的食物不多,看了看人群中有几个孩子,于是拿出了些胡饼,分给了孩子们一人一个。
孩子们很高兴,拿着胡饼一边吃一边跟着大人们送行,出了村子,队伍沿着山路,继续向西前行。
将一队人马送出村口,那对中年夫妻回到自己的草屋。小红刚才起身,来到正屋里发现没有张威,此时正坐在屋中的土炕上发呆呢,心里疑惑大哥哥怎么不见了。
此时见自己父母推门进来,略显稚嫩的声音问道:“娘亲,那个大哥哥呢?”
“哦,你大哥哥走了啊,刚才见你睡得正香,没叫醒你”。那妇女进门听见女儿问话,一边准备去做饭,一边开口回道。
“走了?大哥哥为什么走了?”。小女孩儿呆呆的听完后,又呆呆的问道。
老乡也已经进屋,听见女儿问话,一边回身关门,一边开口回道:“你大哥哥当然要走啊,人家只是路过这里,天亮了当然要走了。”
小女孩儿跳下土炕,连忙挤开正在关门的父亲,跑了出去。
“小红,还没吃饭呢,你做什么去?快回来”。那老乡见女儿跑了出去,站在门口高声唤道。
“我去问问大哥哥叫什么名字”。然后传来了正在奔跑中的小红的声音。
老乡没有办法,反正孩子每天都出去玩儿,也跑不远,也没管她了,转身打算喝口水,可是一抬头,却发现自己木桌上放着一个叠着的手帕,赶紧过去查看,拿起手帕感觉里面包着东西,打开一看,手帕里包着一两银子。
这……我的天,这可是一千钱啊!这不会是那军爷忘在这里了吧?这当兵的人的钱这可不敢要啊,而且还是这么多。
想到这里老乡赶紧也跑出门去。
小红疯狂的跑出家院,又在村中小路上奔跑了一阵,沿途的村民和几个小朋友见她疯狂奔跑的样子,都不住的上前询问,可是小红只顾奔跑,对身旁的一切都充耳不闻。
等她跑到了村口,张威带着队伍已然走出去了老远,小红站在村口,气喘吁吁的又往前奔跑了一段,可是张威虽然护着马车走的不快,可是哪里又是一个小女孩儿能追得上的,距离只能是越拉越远。
小红站在土坡上,望着前方远处队伍的尾巴,双手捂在唇边做喇叭,用尽全身的力气,清亮又略带稚嫩的声音,大喊道:“大~哥~哥~,你~还~会~回~来~吗?”
清亮的声音响彻山坳,可是张威又怎么可能听得到,自然是得不到任何回应。
小红又向前疯狂的奔跑了一段,直到跑不动了,才停住脚步,弯着腰,大口大口的喘息着,微微抬着头,两个大大的眼睛直直的望着即将消失在眼中的队伍。
“大哥哥,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冷风徐徐,小红还想再往前追,可是她实在是跑不动了,她觉得自己很没用,一脸的自责。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那老乡才捧着手帕追到小红这里,同样气喘吁吁的看着消失在眼中的张威一行人。
……
队伍又在山路中前行了一日,中间又路过几个小山村,情况都差不多,他们看见军兵就紧闭屋门,老百姓们对官兵的反应,军民关系之差,真是令张威心中深受触动。
沿着山路从潞州地界拐了个大弯,路过一个县城,在县城采购了一大堆食物,又连行了六日,才抵达晋阳,晋阳之行一切顺利,这一路上偶有流民,张威每次见到流民中有妇孺的,便会分一些食物给她们,凡受馈者无不感激涕零。
皇子妃到旧时的晋王府上跟皇太妃请过安,又带上了李继岌的乐曲旧稿,只在晋阳过了一日,然后次日马上离开了晋阳城,继续往定州而去。
晋阳与定州之间的地图距离不算太远,不过中间隔着太行大山,这段山路太过难行,便增加了许多难度,沿途遇到城镇便在城镇住宿,无城镇时便在野外扎营,直到又行了数日,才算是接近了太行山的边缘。
此处已经算是镇州地界,再有一日的山路便可出山进入平原了,山中之路崎岖,一队人马都走的都挺疲惫,到了快接近傍晚的时候,探马回来报说前方发现村庄,张威觉得还是别打扰村民了,于是决定穿过去不在村中停留,到天黑在野外扎营。
只是没想到,在他们一行人进入这个小山村的时候,这个村里的村民并没有像已往的那些百姓一样害怕,反倒是显得很热情,村中的村正居然主动邀请他们到村中住宿,反倒是令张威感到一阵惊讶,但既然人家主动邀请,那有屋子住肯定比在野外扎营要好。
村正就是村长,张威将队伍安排好,出来跟这村正一番攀谈,才大概了解。
原来由于这里靠近边塞,直接面临外族的压力,官兵抵御契丹保护百姓,再加上枢密使郭崇韬兼任着成德军节度使,郭崇韬虽不住在镇州,但是对这里的民政也多有扶持,官兵们不敢作恶,这里的百姓对官兵的印象反倒是还不错。
这村正不光给安排了住所,居然还派人给官兵送来了饭菜慰劳,张威心里一阵感动。
在这个小山村中,还真的让他体会到了一种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觉。
吃完饭天也就黑了,皇子妃和王玉娘已经睡下,张威还是不喜欢早睡觉,便一个人来到院中,已经快到腊月中旬了,今晚天上的月亮显得比较圆,院中也很明亮,他抬起头看着天上大大的月亮,不禁又思念起自己前世的父母。
就在他思念故乡的时候,却隐约听到隔壁有人说话的声音,张威很好奇,走到院墙边,附耳静听起来,他的耳朵很灵,听清了隔壁的话语……
“老头子啊,上次契丹兵刚刚来过,两军交战,这地里的麦苗可被糟蹋了不少,看今年这情况,连个雨雪都没有,来年的收成肯定多不了,如今你又拿家中的余粮劳军,咱们明年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这是一个老妇埋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