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应当后悔分家早
作者:
云片糕 更新:2024-01-20 11:27 字数:4061
田螺那玩意儿谁家田里都多,而且养鱼的堰塘里也有很多,关键它重称,与鱼价一般的话那董掌柜的价格就十分公道了。
送走董掌柜好半晌,苏大海才从极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靠着桌沿看着于氏和苏青宁翻看董掌柜带来的年节礼并小声讨论着什么。
“这都送了些啥?”苏大海凑上前去打瞧。
苏青宁指着靠墙的两个匣子道:“一边是两匹上好的布料,还有八个香包,一边八样吃食点心,还有一匣子端午粽,足足有六十个。”
这礼的样数完全是按照君山县城的端午习俗来的,跟他们村里的一比数量翻倍了,东西也精致了不少。
苏大海高兴归高兴,却担心这礼他们还不上。
“咱们都是些粗布物件,哪里能跟他们家比。”
苏青宁笑着安抚:“爹你想多了,陶家未必不知道咱们是庄户人家,但既然人家选择上门走礼,铁定也没想咱们能还上一份跟他们家相当的礼。
依我看,咱们就按正常的节礼走,送给村里人什么样的,送给他们也什么样儿,只再多花几份小心思便可。”
苏青宁说着怕于氏为难,干脆揽下了备礼的事儿。
于氏松口气,她自觉为人笨拙,恐怕料理不了这等事,幸好有闺女替她担着。
不容一家人多做商量,沈昀在门口轻轻咳嗽,苏青宁循声望去,便见小钱氏扭着腰身过来了。
“哦哟,送来这么许多东西呀,看来我们当家还真没看错。真是醉风楼的董掌柜。”
苏大江是四兄弟中脑子最为活泛的人,又惯常在外面跑,对于县城一些大型酒楼和店铺的掌柜基本都认识。
因而一看到董掌柜露面就认出了他,本想吃完饭过来攀个交情,但还没有近前来董掌柜便走了。
他这便只得退回去,但家中钱氏和小钱氏得知董掌柜亲自上门寻大房的人,还送来了两匣子的东西,不由都动起了心思。
只不过钱氏想着自己毕竟是长辈,不好现在就出面,使了个眼色,亲侄女加三儿媳小钱氏便蹦了出来先行过来试探一波。
“没错,确实是董掌柜。”于氏不太会说话,尤其是面对小钱氏,便干巴巴地应了一声。
“我看看,我看看他竟带来这么多东西吗,哇,锦绣坊的时兴面料,我今天回娘家才看到嫁到县城的大堂姐穿了这么一身面料的衣衫,听说可贵了。
哎呀,里面装有醉风楼自己做的糕点,八样了,咦,还有一匣子粽子。
瞧瞧这大户人家里包的粽子就是跟咱们家的不一样,个儿小小,还用的五色线包的,还有香包好精致哟。”
小钱氏不请自来,不问自翻地很快就把董掌柜带来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双眼放光满脸都是我想要的表情。
于氏被她这番动作弄得不知所措,不住地去看自家男人。
苏大海叹口气认命地拿了篮子递给于氏让她给东院拣些出来。
于氏尽管心里不舒坦,但手上动作也没停下。
在八样糕点里面拣了两样出来,包了两包糖,凑齐四样,又拿了三分之一的粽子和四个香包递到小钱氏手里。
小钱氏看了一眼篮子里的东西,努了努嘴却不伸手来接。
于氏推了推篮子,小钱氏干脆别过脸去。
苏青宁在旁边瞧着,明显小钱氏这是嫌东西少了。
她接过于氏手里的篮子直接朝着东院走:“娘,三婶还怀着孩子了,恐怕做不得这样的重活,我身为晚辈少不得要走这一趟。”
苏青宁边走边用眼角余光看小钱氏,只见她一出大房门,小钱氏就立刻跟了上来,动作比她还快地到了钱氏跟前。
当着她的面把她刚刚看到的董掌柜送的礼一一描述了一遍,配合着她那异常夸张的表情把大家伙都说得心潮澎湃。
“人家董掌柜走礼走的是咱们苏家,只是半道上碰到大哥大嫂一家子了,就把礼送到那儿去了。
人家董掌柜虽然没明说,大哥大嫂他们也应该识礼知礼才对,照规矩东西得拿出来给娘来分。”小钱氏仗着屋里有有钱氏撑腰,五个月的孕肚一下子挺得老高。
苏青宁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便笑了。
笑过之后她才一脸没有诚意地道:
“不好意思三婶子,我刚刚修养不到家一下子没忍住,也都怪三婶说话太好笑了。”苏青宁半带着嗔怪的语气弄得小钱氏脸上一下子红了,她竟不知道她说话哪里好笑了,让苏青宁这个晚辈笑成那样,可恶。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大房可是被东院分了出来的。
虽说我朝讲究孝道治国,但也没的分了家的还要一道走礼的事。”苏青宁近来又读了好些有关大梁习俗的书籍,对于这个朝代又有了新的认识。
“青丫头,你,你什么意思,有你这样跟长辈说话的吗?”小钱氏没料到会被苏青宁用这样的规矩堵了,顿时慌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拿捏起长辈的身份来。
“三婶,你怕是不知道董掌柜为什么跟我家走礼,那是因为我卖了做鱼的方子给他,我爹日常给醉风楼供应鱼,人家感念我爹平常辛苦,这才送了礼节过来。
可并不是如三婶所说冲着东院来的,不过你硬要这么想的话也无可厚非,大不了我这就回去让我爹把董掌柜送的礼拿过来,只是你们收了礼就该自行备礼还礼。
总不好你们光知道收礼,不知道备礼吧。”苏青宁一语点出小钱氏和钱氏的如意算盘。
钱氏还想像以前一样只收礼、分礼,却一昧只进不出,那是不可能的。
钱氏的心思被苏青宁这般当着众人的面点出来,脸上不由红了。
虽然这些年她都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三房的娘家送来的礼,都得先过她的手,由着她挑挑拣拣一番之后把她看不上的不要的打还给三个儿媳妇。
再由着他们各房自凭本事用私房各自备下还礼。
当然还礼也是要按照村里普遍的规矩和家里的实际情况来。
但每回于氏因为没有钱氏拿公中的钱做补贴,所以回给娘家的礼从来都是三个儿媳中最少最便宜的。
这一直都是于氏心中的痛,只可惜她生性软弱,不敢跟钱氏硬顶,只得忍气吞声吃下这哑巴亏。
这些事情家里没有把它放到台面上来说过,可如今苏青宁直接点破,连点子脸面都不给钱氏留。
这让钱氏一时气短,抚着胸口就开始抹眼泪。
而苏老三听出其中之意后,一张老脸也有些不知道往哪搁的意思。
其实,钱氏对他长子长媳做的那些事他哪能一点儿也都不知道,不过是他觉得钱氏嫁他三十多载,替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相守一生,要是他连这点子体面都不给她的话,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而大儿子反正也就那样了,大儿媳又是从山里嫁出来的,嫁他们家已是高攀。
逢年过节的礼少些便少些,反正离得七八十里路,一天走个来回都够呛,谁能特意跑到这里来挑理?
但如今苏青宁一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居然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苏老三顿觉自己的老脸被她打得口拍口拍作响,心下不悦,用力敲了一下水烟枪,使劲抽了一口,吐着烟圈强硬道:
“人董掌柜既是跟你们大房走的礼,你们看着回便是了,只一点,虽然咱们两家分了家,可你们到底也是苏家人,可不能在外面面前丢了咱们家的脸面。”
苏老三一语封死了钱氏和小钱氏的小心思,没得让她们为了些身外之物在小丫头面前丢脸。
钱氏低头嘟囔了一声,此时心里突然有些后悔,唉,分家分早了点,早知道大房有本事跟县城醉风楼做生意,就应该晚些时候再分家,不然这份礼还不得过过她的手。
“祖父说得有理,我爹娘都省得,一定会好好备份礼,不丢咱们家的脸面,只备礼是备礼,这些却是我爹娘孝敬祖父您的。”
不等苏老三卖倔拒绝,苏青宁又道:“我爹说这些粽子都是出自陶家,瞧着包得精致,味道想必也是不错,还有醉风楼的糕点味道都好着了,祖父大可一尝。
还有这香包,自有驱邪避崇的功用,祖父也可配戴一个应应景。”
苏青宁小嘴会说得很,说得苏老三心动了,放下篮子便要走了。
苏老三瞧了一眼篮子里的东西,足足有装了满满一篮子,从这份量上,他感受到了大房一家人对他的孝心,心里一下子舒坦了。
再看看桌上苏紫宁说苏青宁教她做的炒田螺,他先前吃了味道果然极为不错,便无心地夸了一句。
“炒田螺不错。”
苏青宁笑着谢了苏老三的夸奖,路过小钱氏跟前时她特地挺了挺腰背,被她冷冷地瞪了一眼。
这死丫头不知道在哪里学的牙尖嘴利,居然能说会道,把那平日里油盐不浸的公爹说得没有了二话。
苏青宁才不在意小钱氏的看法,拍拍手朝她笑得一脸无害,蹦蹦跳跳地回了自家。
这头苏大海正在帮着于氏泡糯米,洗红枣。
人家的端午粽子都送上门了,他们也该准备起来了。
但看到苏青宁回去,于氏立刻拉着她上上下下地看着,生怕她吃了亏。
苏青宁拉下她的手把刚刚的发生的事情原模原样地说了,于氏听得心里直打抖,暗道她家闺女胆儿太肥了,竟然敢跟她奶顶上,还用话噎得她爷没话说。
于氏抚着她的头发庆幸她没责骂,事情也处理得稳妥,可苏大海却低声提醒:“青儿,这回且算了,下回可不兴这样,他们毕竟是你祖父祖母。”
苏青宁低着头应了,只有没有往心里去便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她瞧瞧桌上有糯米和红枣,知道要包粽子,但总觉得少了什么,她想到现代他们家乡包的大肉粽,不由用力咽了一口口水。
身为南方人,粽子她特别喜欢吃咸的。
她于是建议于氏再泡些红豆、花生,然后再把她先前买的肉腌上。
于氏自己厨艺不行,对于露了好几手的苏青宁的话特别信服,基本她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等,等糯米泡一宿后,第二天再起来包。
不过此时苏大海和沈昀却要额外去外面多扯些粽叶回来,原本家里已经备下了一些粽叶,但临时收到了陶家送来的节礼,眼下粽叶肯定是不够了。
两男人出门去了,苏青宁和于氏又开始准备起晚饭来。
中午做了两盘子炒田螺,原本有得剩下的,但董掌柜战斗力爆棚,吸溜吸溜地竟然干光了。
倒是把麻婆豆腐剩下了一大半,苏青宁看过之后就把陶家送的粽子拿了十个出来,又蒸了五个馒头,搭配着剩菜豆腐当晚餐。
粽子蒸好后,苏青宁没忍住招呼于氏两人先尝了一个,这是八宝粽,甜而不腻十分入味。
苏青宁抿了抿嘴,这粽子包得好看,里面的料也整得精致,让她一个不吃甜粽子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一个粽子刚下肚,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听到外面传来苏大海急促的喊叫声。
“于家的,快,快些出来,咱们家的堰塘出事了。爹,二弟,三弟,你们也都快出来看看。”
苏青宁心头“咯噔”一跳,跟着苏大海的声音就钻了出来。
“出什么事呢?”苏老三正在吃饭,嘴巴边还沾着几颗糯米,对于苏大海大呼小叫的打扰他吃饭很不高兴。
“堰塘,堰塘出事了。”苏大海跑得很急,上气不接下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