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作者:程十七      更新:2024-01-20 10:14      字数:3476
  “说起来,咱们还算是亲戚呢。”齐贵妃脸上的笑意浓了一些。
  六公主轻声提醒:“贵妃娘娘,还没大婚,目前不能算亲戚。”
  齐贵妃拂了她一眼,却转向韩濯缨,稍微压低了声音:“本宫是从应弘这里算的。”
  她也是刚刚得知,这位准太子妃竟是她侄子齐应弘的胞妹。
  这一来,那她跟准太子妃之间勉强也能算是亲戚。之前那些得罪,也可以忽略不提了吧?
  六公主一头雾水。
  韩濯缨秀眉微皱:“谢娘娘抬爱,但不敢与贵妃娘娘攀亲。”
  她跟亲哥来往,那是因为血缘关系斩不断。对方主动探望时,她不可能拒之门外。但齐家其他人,她并不想跟他们做亲戚。
  “这怎么能算是攀亲呢?”齐贵妃轻笑一声,发间珠钗晃动,摇曳生姿,“宫里的事情,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有需要帮忙的,都可以来问本宫。本宫定然知无不言。”
  她笑得和善,而韩濯缨却只觉得别扭。她一直记得初次见面时,齐贵妃的威逼利诱,所以尽管此刻这位贵妃娘娘几乎要笑成一朵花了,她心里生不出任何亲近之情来。
  但人家是贵妃,也没必要得罪。因此韩濯缨只淡淡地应了一声:“多谢贵妃娘娘了。”
  齐贵妃又同她说几句话后,才起身离去。
  贵妃娘娘刚一离去,六公主就轻轻叹一口气:“唉,她要是真的关心女傅,正月里女傅刚进宫时,就该来关心的。等到现在,可见不是真的关心。”
  小姑娘说话缓慢,轻轻软软,却一脸认真。
  韩濯缨眼底滑过笑意,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嗯,公主说的对。”
  她心里清楚,齐贵妃忽然向她示好,无非是因为她成了准太子妃的缘故。
  其实齐贵妃也没指望今天这一趟就能跟未来的太子妃有多亲近,只要对方不因女傅之位记恨她就行。
  毕竟那是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真有这么一个仇家,以后日子也不好过。
  齐贵妃自我感觉今日效果还可以,是以离开瑶华殿时,脚步轻快,脸上还带着笑意。
  刚一走出瑶华殿,她就碰见了迎面走来的皇帝。
  皇帝同她一样,并未乘辇,只带了一个小太监。
  两人打了照面后,齐贵妃连忙施礼。
  皇帝瞧了她一眼:“爱妃这么开心,是去瑶华殿做什么了?”
  齐贵妃含笑道:“回皇上,臣妾刚去见了六公主,也看一看未来的太子妃。”
  “太子妃?爱妃以前不是看过了么?还用再特地看?”
  齐贵妃面上有些尴尬,讪讪一笑:“皇上说什么呢?臣妾也是关心好奇。”
  皇帝轻笑一声:“嗯,朕知道了。”
  若是别的时候看见皇帝,齐贵妃肯定要多待一会儿的,可惜今日不巧,她刚从瑶华殿出来,也不好再折返回去,只得目送着皇帝进了瑶华殿。
  韩濯缨与六公主刚送走齐贵妃,就听下人来报,说皇帝驾到。
  两人起身迎接之际,皇帝已然走了进来。
  六公主欢喜上前:“父皇!”
  韩濯缨则规规矩矩行礼:“参见皇上。”
  皇帝眉梢轻挑:“还叫皇上呢?不该改口叫父皇了吗?”
  六公主闻言冲韩濯缨得意一笑,用口型道:“看,我说的对吧?”
  她近来发觉,在某些事情上,她与父亲的看法可谓是惊人的一致。
  韩濯缨脸颊微红,还真叫不出口。
  皇帝不再逗她,缓和了神色:“钦天监今日拟定了婚期,在明年三月。”
  韩濯缨抬眸,而六公主已低呼出声:“明年?太好了!”
  皇帝失笑:“好什么?”
  韩濯缨也看向六公主,想知道缘由。
  六公主语速很慢,说的却很认真:“那女傅岂不是可以教我到明年?”
  皇帝抬起手指,点了点女儿的脑袋:“只顾着自己,也不替你皇兄想想。他可是巴不得今年就娶上媳妇呢。”
  韩濯缨心头一跳,迅速垂下了眼眸。他想早点娶她,她好像也不排斥早些嫁给他。
  明年三月也挺好的。
  六公主轻轻叹一口气。
  “朕会给你重新选个女傅,至于你皇嫂,需要准备大婚事宜。”
  “也不用再选了吧?我平时自己练着,女傅,啊,不对,皇嫂有空就指点一下,不也行吗?”
  六公主寻思着,若新找的女傅好,也就罢了。若是不好,比如齐家玉那样时常打击她的,那还不如没有。
  她先前觉得,女傅和皇兄般配,要是能在一起就好了。现在他们确实有婚约了,可受影响最大的人,竟然是她啊。
  不等皇帝回答,六公主就又问:“父皇,太子大婚,自有礼部筹办婚礼,女傅需要准备什么啊?”
  上次父皇也这么说,可她有点怀疑,父皇是不是搪塞她。
  皇帝回答女儿的话,视线却落在韩濯缨身上:“这需要准备的可就多了。虽然朕下旨赐婚,可依着祖宗规矩,也得按照六礼来。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个都不能少。”
  六公主点头道:“好吧。”
  韩濯缨笑了笑,心想,她的名字,他早就知道了啊。而且婚期都想好了,偏偏还要再走一遍流程。
  但很快,她又想起一事。她没有父母长辈,天家行六礼时,是不是都需要她自己应对啊?
  这还真挺麻烦的。不过能跟自己中意的人永远在一起,麻烦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
  选召女傅一事,并不容易。毕竟习武的女子不算多,六公主在跟着韩女傅学了八个月后,眼光又提得高了一些,要文武双全,还要合乎眼缘。
  皇帝疼惜这个自幼丧母又身体不好的女儿,不愿拗了她的意,就慢慢寻找合适的女傅,先让六公主自己每日积极锻炼,叮嘱韩女傅隔三五日得了空就进宫来指点一次。
  韩濯缨对此没什么意见。在她看来,在家待着,还不如教导公主。毕竟六公主学武数月,也不再是像最初那样需要时刻指点了。而且这小姑娘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
  六公主却对皇帝说道:“那,女傅也不能白教我啊。”
  她记得兰兰说过,女傅家中不是特别有钱。
  皇帝哈哈一笑:“教你期间,一应待遇肯定照旧。放心了吧?”
  “嗯,放心了。父皇真好。”六公主甜甜一笑,感觉自己更敬佩父皇了呢。
  如此一来,韩濯缨比先前多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九月秋雨渐凉,淅淅沥沥。
  韩濯缨原本和谢泽约好九月初九登高,可初八下午,雨就哗啦啦下了起来。
  她对着如织的雨幕轻轻叹一口气:她还没跟他一起登高远眺过呢。
  而远在临西侯府的王氏也在雨天里满腹忧愁。
  她的生辰在九月中,今年她满四十整,长子和幼女商量着要给她小小庆贺一下。
  王氏委婉暗示小女儿:“我也不想大办,只想能多个女儿陪在身边。”
  宋净兰何尝听不出母亲的言外之意,她迟疑了一会儿,小声道:“韩女傅已经离开咱们家了,以前不让她上门。现在她要当太子妃了,再请她回来,不太好吧?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家趋炎附势?”
  小女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歪曲自己的意思,王氏心下懊恼:“兰兰!我说的是你亲姐姐!”
  雁回的确对缨缨做过不好的事,可也没妨碍缨缨什么啊。缨缨成了准太子妃,雁回却在郊外庄子上吃苦受罪。
  她自忖并不是她偏袒雁回,她只是心疼。
  宋净兰环顾四周,一脸惊慌之色。她伸出一个手指,轻轻晃了晃:“娘,大姐姐,不能提的。”
  王氏觉得,小女儿多半是故意的。但她气归气,却不能真的怎样。儿女态度坚决,她也不能因为雁回闹得全家不宁,只能重重叹一口气,希望雁回在庄子上能过得稍微好一些。
  上次她悄悄去庄子上,虽不曾近前同雁回厮见,但默默看了许久,也叮嘱了庄子上的嬷嬷,不可苛待。
  过去十来天了,也不知雁回怎么样了。
  这是宋雁回来到自家庄子上的第四个月。
  初时她哭闹不止,破口大骂,还曾用绝食的方法抗议。可惜那三个嬷嬷人老成精,治人的手段多的是。
  她哭闹,她们就堵她的口。她绝食,她们就逼迫着给她灌粥。
  她们不打骂她,却自有折磨人的法子。短短几个月,她就瘦了一大圈。
  宋雁回不想死,她还没报仇,没过上好日子,她不能把生命交代在这里。
  死过一次的人,更加惜命。
  于是,她决定配合,假装那几个嬷嬷的“教导”起了作用,假装她在渐渐改变。
  或许是因为这个,也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三个嬷嬷对她的态度不知不觉中稍微好了一些。
  但宋雁回并不满意于这些,她想早点脱离这牢笼。
  继续待在这个庄子上,她早晚会疯的。
  这天午后下雨,“笃笃笃”的敲门声忽然打破了庄子的宁静。
  李嬷嬷匆忙去开门。
  只见门外站了一行十来个人,除了为首者,其他诸人腰悬利刃,手上都或多或少拿着器械与猎物。
  李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老人,一眼就看出这些人身份不一般。尤其是为首者,脚下踩着的是一双小朝靴。
  “劳驾,避个雨。”
  这人声音很年轻,但更让李嬷嬷震惊的是他的面容。
  “四,四殿下?”李嬷嬷不太确定地问。
  “你认得我?”这人眼睛微眯,脸色沉了下来,他身后的人则齐齐用手按住了剑柄。
  李嬷嬷连忙行礼解释:“老奴是宫中旧人,有缘见过殿下一面,只是过去多年,不太确定。殿下里面请。”
  “原来是从宫里出来的。”四殿下略微收敛了神色,“我在附近打猎,遇上了大雨,过来躲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