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748节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4-01-18 15:57      字数:3764
  反正有个好工作岗位等着,再投也没用,回去等消息就是了。
  方蓉剩余的摊位干脆不看了,掉头从侧门出口出了国际会展中心,穿过门前的广场,去马路对面的商场,进汉堡皇要了些吃的喝的。
  她有这儿的储值卡,方燕给的,买东西不用花她自个的钱。
  快十一点了,早饭和中午饭一起吃。
  吃完又在汉堡皇休息了半个小时,方蓉才搭乘公交车返回在大学城的住处——省大西边一个小区的二居室。
  这是她姐姐方燕买的一栋房子。
  方蓉不止一次听姐姐在北河的家里说过,手里有余钱就买房子,错不了。
  理由很简单,吕冬和宋娜这对不停买房子,手里囤了大量房子。
  这套房子简单装修过,家具齐全,拎包入住,方蓉住在这里,连房租和物业费都不用交,只要按时缴纳水电费就行。
  回来换身衣服,方蓉没事可做,心里一直在抱怨方燕,也不愿意跑去吕家村帮着看孩子,就准备去网吧玩会。
  手机铃声这时候响了起来。
  方蓉赶紧接通,那边响起一个甜美的女声,是来自万美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泉南分公司人事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这人通知方蓉,方蓉符合储备干部岗位的基本招聘要求,让她在本周四或者本周五上午,携带毕业证和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公司所在地山水大厦进行面试。
  挂断电话,方蓉忍不住有些激动,连忙去小区附近的八点在线网吧,让网管开了一台机器,上网白度了一下。
  搜索第一页上的内容显示,万美是南方的一家大公司,最近正在北方积极开拓业务,大量招聘员工。
  从白度搜索的靠前面的内容看,万美公司很可靠。
  接着,方蓉又查了下万美泉南分公司所在地。
  山水大厦是在泉南东部新建的一座办公大楼,档次比较高,能在这里租赁办公室,无疑是企业实力的象征。
  方蓉暗自点头,想跟人分享,拿起手机准备拨打方燕电话,又忍住了。
  如果能通过面试,是对自个能力的证明!
  到时再通知方燕也不迟,让她看看,不通过她这个姐姐,自个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方蓉收起手机,想着到时让方燕目瞪口呆。
  心里同时嘀咕:方家的人,不靠吕家的人,同样能过上好日子!
  第815章 小舅
  新启用的青照火车站从城区里面搬了出来,就位于青照城区与大学城之间,为两大人口聚居地增添不少交通便利。
  吕冬开着一辆别克商务,来到站前停车场停车,下车跟胡春兰一起朝车站大厅走去。
  因为新车站刚启用,胡春兰第一次来,看着那边说道:“比老车站好看多了。”
  吕冬多少有一些了解,就说道:“区里专门找设计师设计的。”
  在基建上面,这边的投资力度向来很大,别的地方不好说,就太东来说,最近几年来,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铁路网和公路网密集,出行运输都非常方便。
  新车站自然很漂亮,不是以前那个透风漏气,连玻璃都碎了无数块的老车站能比的。
  这个车站的设计来源于青照文旅顶梁柱之一的“墨泉突涌”的形态,中央拱起的车站大厅体现了喷涌的泉水形象,“拱”的造型也寓意青照站是五湖西海进入青照的门户,车站两翼舒缓展开翘起,展示着青照的腾飞发展。
  青照以文旅立城,一般公司建造的房子管不了,但区里投资的公共建筑,必然契合青照文旅名城的定位。
  吕冬打头走进站里,内部装饰延续外观的流线风格,将水波纹元素注入其中,着重突出青照的泉水文化。
  得益于青照文旅如今的知名度,哪怕这是县一级的车站,青照新站启用后,日均发送旅客超过3万人次,像节假日最为忙碌的时候,能接近10万人。
  一个地方的热度和经济活跃程度,从火车站就能窥见一斑。
  胡春兰来到出站口附近,看眼电子屏幕:“还有十五分钟到站,我给你小舅打个电话。”
  接站的人不少,附近的长椅都坐满了,吕冬站在一出站就能看到的地方,胡春兰过来打电话。
  对于小舅,这两年虽然没少打电话,但对人相貌的印象,吕冬乍一回忆,多少有点模糊。
  小舅胡春杨少时离家参军,在边防一待就是近二十年,后来提干就在那边成了家,开始时偶尔还会回来探亲,因为大舅大妗两口子为人处世实在叫人难以忍受,最近十年很少再回来了。
  上一次回来,还是97年的时候。
  站着等了十来分钟,火车到站的报站声响起,吕冬和胡春兰都往站里看。
  很快,人潮涌了出来,出站口这里也有点乱。
  但比起老站,新站的秩序好太多了。
  区里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整治出租车和黑出租,像后者虽然少了很多,但绝迹是不可能的。
  无论出租车司机,还是偷偷摸摸的黑车司机,如今都不允许进到车站里面拉客,一旦被抓住,就是重罚。
  车站历来是难点,真要说整治的百分之百合规,那也不可能。
  “来了!来了!”胡春兰这时有点激动的冲站里面招手:“冬子,快去接行李,我看见你小舅和你小妗子了!他们也看到咱们了!就招手的那俩人!”
  吕冬也看到了,一行人三人手里拖着大行李箱,其中一对中年夫妇都四十来岁,对男的有印象,稍微一看就认出是小舅来。
  小舅个头挺高,一米八多,穿着深蓝色的带领半截袖t恤,样貌与他老妈隐约有几分相似,走起路来跟吕春一样,腰杆挺得特别直。
  旁边的小妗子肤色很白,个头得有一米七,留着齐耳短发,人也很有气质。
  俩人身后跟着个十七八的小伙子,长得身高体壮的,身板与吕冬多少有些相似,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
  吕冬跟他打过电话,这是表弟胡彦。
  三个人一出来,吕冬立即迎上去打招呼,同时接小妗子拖着的大行李箱。
  胡春杨一看吕冬,忍不住说道:“长这么大了,上回我回来,你还是个毛头小子。”
  吕冬就笑:“胡彦都长的跟我一般高了。”
  胡春兰跟小妗子佟红说话,吕冬连忙说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先出去。”
  “对!”胡春杨跟着吕冬走:“先回家里。”
  五个人先后出了车站大厅,出口附近停着一长串出租车,离开大厅不可能再管的特别严,立即有司机过来拉活。
  但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司机直接抢行李,现在顶多就问问打不打车。
  这些人最喜欢拉的是外地客。
  “有车!”吕冬随口一句,把人打发走。
  听到这话,还是本地口音,围过来的出租车司机立马散了。
  七座的别克商务车,放上所有行李,五个人坐着也相当宽松。
  一上车,胡春杨就说道:“火车站换地方了?”
  吕冬发动汽车,回道:“从城区搬出来了,今年刚启用的。”
  转到路上,胡春杨好奇的四处看:“认不出来了,都认不出来了。”
  胡春兰就指给他看:“那边,看到仿古建筑那片了没?那里是洛庄……”
  胡彦这时候接话:“是不是很有名的那个洛庄汉墓?”
  “就是这。”胡春兰进一步说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大墓,最早是冬子发现的。”
  胡彦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哥,真的假的?”
  吕冬笑着说道:“运气好,碰见洛庄的熟人卖金饼子,正好我有个朋友在省大学考古,就让他过来看了眼,结果发现是西汉的金饼,追根溯源就到了这,然后就上报了。”
  “你怎么就上报了!”胡彦替吕冬惋惜:“那么多好东西,哥,你挖出一件来,就发达了。”
  佟红轻拍了他一巴掌:“胡说八道,脑袋里都在想什么?那是犯法的。”
  小妗子不是汉族人,普通话说得很流利,不过口音稍微重一点。
  胡彦一拍脑袋:“我差点忘了,冬哥生意做的这么大,不在乎这些。”
  吕冬故意开句玩笑:“我是怕进去。”
  车上的人都笑。
  渐渐接近洛庄路口,到了这里,胡春杨一下子想了起来:“从这里一路往北,就是吕家村了。”
  他回忆起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从这条路上走,去镇上上初中。”
  从洛庄路口到吕家村,开的不快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当看到吕家村高耸的前门楼子时,胡春杨满眼好奇。
  再看两边,有大型游乐园,有植物园区,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海洋极地世界。
  “你们吕家村做大做强了!”胡春杨虽然离家多年,但终归是在这一片长大的,很多人很多事还有记忆:“年初在七点新闻上,看到领导来视察,看到领导跟吕振林说话,跟冬子说话,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胡彦指了指前门楼子上面的匾额:“爸,你看看那上面,还有领导的亲笔题字!”
  胡春杨说道:“你们吕家村是真厉害了。”
  从前门楼子南边转弯前,吕冬问道:“小舅,妗子,要不要下来看看?”
  “先不看了,先去家里。”胡春杨不着急,这次回来能待一阵子:“后面有的是时间转。”
  车子转弯,他又说道:“冬子,你买卖做的不小,我待的那个边境城市,都有你的店开业了。”
  吕冬就笑:“小舅,回头你可得帮我照看着点。”
  胡彦凑热闹:“大上个月放暑假回去,我还请同学在汉堡皇搓了一顿。”他刚读了一年大学,对于创业成功的人,有种天然的敬佩:“哥,你白手起家,创下这么大事业,真是太厉害了,我们学校经济系,还把你和你的企业当做经典案例在课堂上讲解。”
  姑姑家里是啥情况,胡彦听老爸说过,那么差的条件,吕冬几年做成全国第一流的餐饮企业,想不佩服都难。
  来到吕家村新村,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别墅,胡春杨明白,吕家村真的今时不同往日。
  进了家门,都在客厅里坐了,吕冬去烧水冲茶,胡春兰陪着小舅一家子在客厅里说话。
  看到客厅正中吕建军的遗像,胡春杨挺直身板,敬了一个军礼。
  说了几句,聊到住处,小妗子坚持去住酒店。
  马家村的老房子,早就全部属于老大了,胡春杨在这边没有宅基地。
  胡春兰就说:“老三,你们回来一趟不容易,家里地方宽敞,就住家里,赶明天就让冬子拉着你到处看看,这两年变化挺大的。”
  胡春杨赶紧说道:“姐,我们住酒店就行,住家里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