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章 草原初建
作者:
宁愿孤独 更新:2024-01-17 21:05 字数:3356
宣睿十四年的五月末,小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却还是没有任何止歇的意思,屋檐下滴滴嗒嗒,杨平百无聊赖地和周强小声闲谈。
王铮坐在西莫城镇守衙门的帅案后,正在批阅一份公文。
西莫城是一座兵城,面积不大,城也不高墙也不厚。
最初是梁朝的太祖所建,主要也是作为中转站,用来对付草原上的哒突人的,可后来终还是被哒突人使用的时间据多。
王铮的肩伤本就只是被划了个口子,这时已基本好利索,已经不耽误他行动做事。
如今,雁山知府和雁山卫府奉王铮的将令,已经打开了所有的大库,钱粮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送进草原,朝廷任命的州官县官也已经来到,也都已在各自的辖下搭建帐篷临时指挥
。
伤兵们都已被送到了庸州研医调制,军功册卫晃已经做好,王铮审阅后也已送去了上京。他现在,就等着圣旨了。
按王铮的话说,草原上正在以深圳速度大搞建设。
六座城要从平地建起,原有的野望城和西莫城也要整修,六七十万人要吃要喝要有住的地方。除了王铮的亲兵,所有人都很忙。
最忙的应该是那些刚刚上任的县官和小吏,每个县十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县城的城池要建,衙门要建,凡是城里所需的都要从平地盖成房子。
麻雀再小,那也是五脏俱全,各个小衙门的小官小吏都要安排人到位。
这十万牧民每五家为一伍,每十家为一拾,每五十户为一个村,每五百户为一个镇。
所有村镇都需划定他们居住和放马牧羊的区域,水草丰美的面积小一点,水草稍次的面积就大一些,要公平,还要合理,以后免生事端。
但现在很忙却很高兴的,其实要数商人和所有的运输队,雁山卫的大库不可能啥都有,就是有一部分也得雇人雇车送进草原,可那六七十万人需用的品种,却实在是太多太繁杂,不得不倚重商人四处购买后送进草原。
商人拿着收条从草原回来后,马上就能到官府换成银两或者铜钱,然后再买了物资送去草原,如此周而复始,所有运输队和商人都没有闲着的时刻。
大家忙了点累了点,可看着手里白花花的银两,或者黄橙橙的铜钱越来越多,每个人无不笑开了花。
现在春播已过,也不到收秋时刻,庄户们农闲时为了多挣几文铜钱,就有人的出人,有人还有牲口的就能挣更多的铜钱,于是很多男人也都临时加入了某一个运输队帮工。
女人也有事干,她们编竹筐做衣衫,哪怕是做几双袜子几个水囊,拿到集市上也都能很快脱手,价格还都不低。现今,草原上百废待兴,几乎什么都缺,什么都有人买。
即便是什么都不会干的,跑到山里砍几根竹竿,扛到集市上也能换成几文铜钱。
自从去年开始,官府大力宣扬不得歧视商人。因此,现在的雁山卫,人们只要能养家糊口,只要不是违犯律法的事,做什么活路都无所谓。
这一两年来,雁山卫的百姓再也没受到过哒突人的骚扰,听官府的话接受了官府赊欠的新式农具,再按照官府来人教给的耕作方法,精耕细作侍候大半年农田,居然打下了以往两年才会有的粮食收成。
不仅如此,粮食的收成虽然多了,可官府的税收反而少了,人们的干劲儿也就更大了。到处都在开荒种地,连犄角旮旯的沟渠边荒坡地都能利用上。
现在,百姓们都能吃上饱饭了,不再是面带菜色,用吃不完的粮食换成铜钱换成布帛,穿的也体面了,看起来也更有精神。
因为没有哒突人的骚扰杀戮,更没有土匪强盗的劫掠,雁山卫的全境治安状况极好,几乎家家夜不闭户人人路不拾遗。
人口数量也上去了,城市逐渐繁华,集镇更加热闹,人们出门不再担心害怕,商人做生意也可放心大胆。
这两年,特别是今年,雁山卫的普通百姓都感觉到了幸福的味道,很多人都说,现今的日子,给个县太爷都不换。百姓们很容易满足,他们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是的,很多人都不想做县太爷,因为自从去年副总管来了后,县太爷都已没了好日子过。
贪墨,不敢,怕被砍了脑袋。渎职,不敢,怕被送去草原喂狼。不够勤奋不行,民间的评语不好也不行,不关心百姓疾苦,不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情况不行。
县太爷们受到的约束太多了,真是起的比鸡早干的比驴多睡得比狗晚,可得到的还是那么的俸禄。
唯一值得县太爷们欣慰的是,他们都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拥护,比以前的威望都高了不少。对于这些十年寒窗的文人来说,能如此,也足矣!
百姓们不了解,县太爷们和他们的小农思想不一样,精神上的满足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百姓们都吃饱了穿暖了,安居乐业了,他们的理想也就实现了。所以他们不怕苦不拍累,就怕换一任上官,胡乱指手画脚,阻止了雁山卫现今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杨平。”王铮批阅好公文,又顺手拿起一沓纸笺,这是他这几天写的一些对草原的详细规划,便仰首叫道。
“在,大将军有何吩咐?”门口的杨平连忙中断了和周强的闲聊,进了门躬身回答道。“你派人把这份公文和这一沓纸笺,送给野望城的卫晃。纸笺上都是我写的一些东西,对他建设和管理草原都有用,你让他看看,做个参考。”
“诺。”杨平答应一声接过公文和纸笺,然后看着王铮欲言又止。
“咋?还有事儿?”王铮看杨平扭扭捏捏的神态,不由诧异地问道。
“大将军,弟兄们都在议论,说这次大将军有灭国之功,不知道能升几级?”
“升几级?”王铮一听就笑了。
“你们所有人都能升几级,唯有我,一级也升不了,我现在已经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了,最多还能再升一级,这一级不管有多大的功劳,还是分两次升的,哒突三族太小,对大郑的危害也是最小。这一次啊!不可能升我的职,大不了也就是升我的爵位,甚至有可能,只会给我几百亩地。呵呵!都别胡思乱想了,好好做事,等着升职就行。”
“大将军,大国小国都是国,你也是灭国之功,就给你几百亩地,太亏了。”杨平为王铮叫屈道。
“呵呵!不亏,反正我没觉得亏。即便朝廷啥都不给我,现今我已经很满足,听说过一句话吗?算了,有些话不能说出口。快去吧!”
“大将军,属下知道那句话是什么,功高震主,不过请大将军放心,属下不会说出去。”
杨平说完就跑了,王铮却是愣了好一会儿。
是啊!功高震主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却特别被当皇上的忌惮。
历朝历代,因为功劳太大,被帝王找个理由处死的功臣多不胜数。
汉朝的韩信死于吕太后之手,唐朝的李靖怕被处死闭门不敢见客,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烧死功臣无数。
算起来,还数宋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比较仁慈,他只罢了大臣们的兵权,却都让他们做了个富家翁,人人得以善终。
这也是王铮穿越到了类似宋朝的大郑,比较欣慰的原因。
大郑走的路几乎和另一个世界的宋朝完全一样,也是刑不上仕大夫,皇上也比较仁慈,国家也是相当的富庶,军事也是同样的羸弱,全境各边镇都是只知坚守,极少能主动出击。
可是,他王铮来了,大郑羸弱的军事就会改变了。
他要让这个对大臣对百姓最仁慈的帝国,不再受任何异族的欺负,他要让百姓更加的富足安康。他要扫平四海,真正的让万国来朝。他要避免南郑的出现,他要使大郑的帝国寿命多延续几百年。
因此,王铮对现在的职位和爵位都已很知足,他能让皇上和朝堂诸公,支持他的军事设想和行动就够了,他不想让皇上每日都担心他会造反。
因此,朝廷这次即便还让他督领雁山卫,王铮也会上表请辞,他甚至都没打算接受皇上可能会赏赐给他的封地,他不想建一个国中之国让皇上忌惮。
所以,到现在他一次都没去过自己的封地洛阳县。他甚至都没往封地派一个邑官,现在,他的封地还是洛阳县衙在管理。他只是每年接受封地的收入。
当然,收入也都是翠姑经手,他都不知道每年的收入是多少。
王铮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此时的朝堂上,正因为对王铮的封赏意见不一,已经分成了三派,接连吵吵了三天。
兵部尚书陈琦是必须重赏派的得力干将,他撅着胡子捋着胳膊挽着袖子,和对方据理力争。手下有兵部的两位侍郎和右相吕进,以及户部的新尚书钟肃。
兵部从来都不吝赏赐劳苦功高的将士们,更何况这一次还是灭国之功。
另一派是绝不可重赏派,帮主是吏部尚书钱望,手下是陈柱国陈琦等为他呐喊助威。
还有一派是中间派,这一派的朝臣最多,实力也最强,代表是三省六部其他的大员。
他们认为,重赏王铮也应该,灭国之功就应该重赏。
不重赏也行,王铮升的太快,他不到一年就升到了上柱国。
今年,别的将士们都在前面浴血死战,他却悠哉游哉地躺在布兜里跟在后面,到草原上转了一圈儿,不到三个月竟然就灭了一国,还让不让别的将领们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