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66节
作者:
参娃 更新:2024-01-07 19:43 字数:3153
“好,既然你们场有所准备,那省里也就放心了,好好干,争取研制出更好的产品创汇。”
领导在电话里又絮叨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电话一挂掉,林启越就开始冷笑。
“看见没有?都瞅着咱是快肥肉,都想上来咬一口。
哼,多亏听了小许的话,咱直接在港城申请了专利。
前阵子专利申请结果已经下来了,没有咱们的授权,其他场子就别想生产。”
“同志们,接下来的任务很艰巨啊。
秋季咱参场本来就忙,工人要起起参、刨土、栽参,加工厂那边还要加工,如今蜜片车间生产量这么大,也得多安排人手。
接下来十月末饮品厂可能要投产,那边还缺工人。大家伙儿说说,怎么办吧?”
真是够头疼的,现在是订单有了,厂子有了,工人不够用,没人咋行啊?
“林书记,我有个建议,不如在咱们职工家属中,招一批人,尤其是女的,成为正式工人。
这一批人由技术科安排人做岗前培训,培训好了上岗,等他们熟练工作之后,就可以带临时工了。”
参场职工家属中有不少待业青年,把这些人招上来,多少能解决一部分。
第三百五十四章 招工当工人
一参场现有职工一千来人,除去下属的学校、商店、服务部等处,其余多数是男工人。
没办法,上山刨土、栽参、起参这些,都是重体力劳动,女人干不了。
所以正式工人中,男性居多。
加工厂和综合厂都是有季节性的,每到秋季就把工人家属都动员过来干活,也算增加了家庭收入。
如今蜜片车间需要大量工人,饮品厂那边预计十月份落成投产,都需要技术熟练工人,这个不能雇临时工。
所以许世彦提议,从工人家属中,招收一批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工人,不论男女都可以。
林启越等领导一听,这个建议很合理。
场子想要好好发展,扩大规模,就必须多招工,工人不够,啥也干不出来。
就这样,场子立刻贴出公告,大喇叭也开始喊。
让各家各户有符合条件的待业青年,不论男女,全都来场部人事科报名,通过审核后可招工成正式工人。
一听这消息,整个儿参场都热闹起来,好多人都来报名。
尤其是这几年初中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家里父亲还不够年龄退休,没办法接班的一批小年轻儿,这下可算有了出路。
很多人都来报名,人事科审核资料后,觉得条件符合的,就给通过了。
两天时间,人事科审核招收一百二十名年轻工人,其中有九十多个都是女工。
这也正常,男孩子长大了,或者招工上班,或者送去当兵,咋地都能想办法,但女孩子真的是不好安排。
再就是一些结了婚的小媳妇们,也是这次招工的主力,反正蜜片车间劳动强度不大,女工心细,正合适。
苏安芳嫁给了李宗良,如今也是参场家属。
苏安花跟历诚容相处的也挺好,入冬要订婚,算是未来家属。
这俩人都不需要许世彦出手,李家和历家跟场里打个招呼,姐妹俩就全都被招到一参场,成为正式工人了。
苏安芳跟李宗良结婚后,户口就迁走了,但是苏安花的没迁。
所以苏安芳陪着妹妹坐早起的沿零车回大营,迁户口和粮食关系。
“啥,你俩都招工进参场当工人了?”
一大早俩闺女就回来了,苏维忠还挺纳闷儿的呢。
结果一听,俩闺女招工当工人了,可把苏维忠高兴的够呛。
“嗯呢,二姐夫不是带人搞啥研究加工么?今年创汇三百多万,所以场子要增加蜜片车间,还有个饮品厂。
参场工人不够用了,就从家属里面招工。
花儿是历家给出的力,破格招工,我是走正规程序。
反正我俩都招工通过了,这不是回来迁花儿的户口么?”苏安芳赶紧给解释了一下,省的老爹不懂。
“哎呦,那这要是说起来,你俩还是跟着你二姐夫沾光儿了啊。”
苏维忠一拍大腿,他家这个二女婿啊,能耐可大了去,家里也是跟着沾了不少光儿啊。
“哎呀,你先别说沾光不沾光儿的事儿了。
咱家跟着二姑爷沾光儿还是一点儿半点儿啊?那些等以后再说。
赶紧,领着孩子去乡里,快点儿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迁出来,让孩子们赶紧把工作落实了。”
韩彩娥见丈夫光高兴,就催着苏维忠,赶紧领闺女办正事要紧。
“对,对,赶紧赶紧,先去迁户口。”
苏维忠一拍脑袋,赶紧穿鞋下地,领着俩闺女从家里出来,往乡里走。
自打撤销公社改大营乡之后,乡政府就搬到了仙人桥这边。
要说起仙人桥,也是有一段典故。
一九一零年前后,屯子西头有一棵长满青苔的风倒木,横倒在汤河上。
当时人们过河没有桥,只能从这倒木上走,行走艰难。
当时就有人说,“这独木桥凡人不敢走,得仙人才能顺利通过。”因此得名仙人桥。
三六年建屯的时候,就沿用了这个地名。
五八年修浑白铁路的时候,仙人桥设了个站点儿,铁路局的人在这施工。
后来,县属的鹿场、粮库、油库等也都相继坐落于此,所以乡政府也在这边。
从大营村到仙人桥乡,走路得半个钟头左右。
苏维忠领着俩闺女一路向东走,有瞧见的就觉得奇怪,苏安芳跟苏安花不是都在东岗么?咋这时候回来了?
有那好信儿的就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正中苏维忠下怀。
“哎呀,我家俩闺女都招工进国营一参场,当了工人,这不是回来迁户口么?”苏维忠故意大声说着。
以前都笑话他没儿子,绝户,现在看看?六个闺女咋了?
大闺女是老师,二闺女家里有养殖场,老五老六这回还招工当了工人。
那些嘲笑他没儿子的,他们家的儿子当工人了没有?
周围的人听了,有的真心替苏维忠高兴,也有的羡慕眼红,各种反应不一而足。
苏维忠可不管这些人想啥,反正他现在就觉得特别开心。
舒坦,于是笑呵呵领着闺女去乡里迁了户口和粮食关系。
苏安芳、苏安花两个着急回东岗落实户口和工作,没时间留下陪父母。
迁完户口,正好上午那趟快车也快到了,二人塞给老爹一些钱,就急忙去仙人桥车站。
买了火车票,坐火车返回东岗,直接去场部人事科,办理了招工和落户手续。
就此,姐妹俩便成了一参场的正式工人。
招收的新工人,在职工俱乐部那边,进行岗前培训。
许世彦带着技术科的人,给这些人讲课,主要讲的就是相关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等事宜。
至于说蜜片生产,那个其实没太大难度,许世彦带着人,已经研究出来人参切片机。
只要有人往上放人参,刀片就会自动将人参切成薄片,每一片的厚度都完全一致,可以保证蜜片的品质。
当然,这种必须严格按照规章操作,万一弄不好,容易伤了人,所以才要做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通过的可以上岗,不通过的,给一次机会重新学习,要是还学不会,那就只能安排到加工厂那边打杂,或者,干脆不要了。
“不要觉得,我是在跟你们开玩笑,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这个关系到每个人。
我再强调一次,女工都剪短头发,五号头,进车间必须穿白色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男的,一律平头,也是一样,戴口罩、帽子。
谁要是让安全和卫生巡逻员抓到了不符合规范,那你就可以回家了。”
许世彦可没那个工夫跟这些人废话,规章制度定好了,所有人都得遵守,不遵守的可以走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大学
新招收的工人集中学习培训十天,九月初,参场开始起参,工人正式开始上班生产。
今年一参场的棒槌,产量依旧不错,这些还都是只追了一遍豆饼水,另外加两遍叶面肥。
明年起参那些,才是底肥加追肥,估计明年的产量会更高。
人参起出来直接运到加工厂,机器刷参洗去泥沙之后,有专人往外挑选适合做蜜片的参。
要求是单棵重一两半到二两半,主体圆润没有多余分叉。
挑选好的人参,送到蜜片车间,先切掉人参芦头,然后上机器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
芦头和参须,都返回加工厂,参须蒸熟加工出售,芦头可提取皂甙。
切好的参片,要浸渍在上好的椴树蜜中一定时间。
然后从蜜中捞出,上蒸参罐,四十五度一定压力下蒸制。
蒸过的参片,再浸入几种中药配置的药液中一定时间。
捞出来与蜂蜜重新混合在一起,装入容器中保存,待一定时间后,才可分装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