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节
作者:寒小期      更新:2024-01-14 00:53      字数:4045
  幸好只是写信,这还难不倒猪崽。
  杨冬燕让猪崽写的是报喜的信,去年窝头定亲后,家里也是往济康郡送过家信的,当然那头也有写信过来,年前还互送了年礼。不过,那时猪崽还没个着落呢,这不就得仔细说说?
  最重要的就是告诉那头,他们家的猪崽哟,就是那个老大难的猪崽哟,打小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猪崽哟,终于嫁出去了!
  猪崽:……我输了。
  写信真是个苦差事啊,太苦太苦了。
  除了告知那头猪崽定亲一事外,再就是说一下跟随老魏家一起来到南陵郡的亲眷们的近况。不怕说得繁琐,就怕忘了哪个。
  杨冬燕是想到啥就说啥,猪崽肯定不能这么干,她是先将她奶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记下来,随后还要拿去整理下顺序,重新誊写一遍。
  就算老家亲戚们不在乎杨冬燕太过于口语化,那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的。
  如此这般,足足三天光景,猪崽都在折腾这份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猪崽将她奶说过的话都写到了信里头,但变动还是有的,比如她私自添加了不少内容。
  俗称,夹带私货。
  这里头就要涉及到之前的来信了,却说当初除了第一批跟随魏大牛过来的人之外,后头第二批来的,打的主意却是过来瞅一瞅。好的话就留下,觉得适应不了就回去,正好捎带一些南陵郡的特产,再帮杨冬燕他们带信等等。
  总之,当时就没说要在南陵郡定居,只道是来走亲戚的。
  谁知道呢?这一走就没了消息。
  猪崽就在信里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没来的老家亲眷,她说其他人就是来了不想走了。说南方气候好,田地也更肥沃,还有东西坊市的热闹,以及她大伯父又重新将食材生意做了起来,日子不要过得太自在,当然不愿意走了。
  她还详细的说了她定亲宴的事儿,跟杨冬燕将重点放在来宾上不同,她仅仅是将当日的菜肴都描述了一遍,还不光是报了菜名,更是把滋味都形容了一遍。
  差不多就是,南陵郡太好了,衣食住行样样都好,尤其是这个食啊,你们听我仔细掰扯一下……
  很难形容老家亲眷收到这封信时的感受,简直就是报社行为,关键猪崽别的不行,形容菜肴的色香味却跟天赋似的,多听几遍就特别生气,就那种气得眼泪从嘴角流下来的气愤之情。
  依着惯例,猪崽写的信还是要让窝头看一遍的。
  可窝头忙啊,等他看到这封信时,已经是好几天以后的晚间了。他倒是也额外多写了两页,随后就叫了一份丰盛的夜宵。
  看信看饿了……
  最让窝头无语的是,猪崽曾经在济康郡学过画画的,当然画技一般。可就算画技一般好了,猪崽也有擅长的领域。
  譬如画美食。
  试想想,不光有详细的描写,还配有美食插图……
  在心疼老家亲眷之前,窝头先心疼自己。同时他还有种感觉,总觉得被猪崽这么一折腾,搞不好回头还能迎来一波老家亲眷。
  毕竟,都错了定亲宴,总不能连正式婚宴都一并错过吧?
  过了几日,魏大牛找了个商队,托人帮忙把信送回济康郡,当然不可能要人家直接送到庄子上,乡下老家更没可能了,他是让人送到省城的梁家五少手里,再让人家转交给亲眷们。
  不知道为啥,魏大牛总感觉这几天窝头看他的眼神不太对,有种格外复杂的感觉,既像是同情,又仿佛掺杂着一些别的情绪……
  “窝头,到底咋了你直接跟我讲!”
  窝头觉得没啥好讲的,他就是后知后觉的心疼起了他爹。试想想,他爹费了老大的劲儿也就拐了没多少亲眷,假如猪崽这么一封信过去,骗来了更多的人……
  多叫人心寒呢。
  但这话又不能讲。
  好在,窝头机灵得很,他只道:“我觉得冬哥儿这个名字不好。”
  “我也觉得,叫饺子就很好,可你奶不干呢!”
  “爹您想想,我叫窝头,我弟叫馒头,还有猪崽姐妹仨,听着就是一家。冬哥儿真不如叫饺子呢!”
  魏大牛一时间没明白,窝头馒头是一家肯定没问题,咋地还能跟猪崽成一家了?这些名字之间有关系吗?
  窝头解释道:“咱们都是吃的啊!再说,奶叫杨冬燕,他凭啥叫冬哥儿了?这不撞了吗?爹您是家主,回头就告诉家里人,喊他饺子!”
  就这样,魏大牛被说服了。
  没错,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凭啥咱们都是吃的,你一个人自成一派呢?
  吃的……
  “魏承嗣你个小兔崽子!老子才不是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窝头啊,你终于被刘侾带坏了!
  第141章
  老魏家的信是八月底才托付到了商队手中, 人家倒是答应得干脆,但有一点,商队是有自个儿的行程, 又不是专门的信差。
  只这般,这一支商队直到九月初才离开了南陵郡, 一路往北, 又是水路又是陆路的,中途还在数个郡城里停留,将从南方运来的货歇下,又装上新的货物……
  其实真不怪老家那些亲眷不肯离开熟悉的环境,只因这年头的交通状况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很多经商的,每趟出远门前都是胆战心惊的,家里人也是牵挂于心,唯独摊上拦路抢劫的。要知道,哪怕本朝多数地方都还是挺太平的,可总有些深山老林的地方无法顾及, 除非是占山为王了, 一般若是干一票就跑路的, 便是朝廷也没法子。
  试想想,要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 那没问题啊, 横竖都是死路一条,出去闯闯万一活下来了呢?
  可若是在老家待得好好的……
  没有旁的刺激, 谁乐意冒这个风险?更别提很多人压根就不明白国都南陵郡有多繁华,还道是去哪儿不都是片瓦遮身一日三餐?自家这边就挺好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收到了老魏家的信。
  不过在此之前,先拿到信的是省城的梁家。
  商队是九月初从南陵郡出发的, 兜兜转转到达济康郡时,就已经是十一月底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算上中间停留耽搁的日子,这趟行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事实上,这支商队的目的地并非济康郡,他们还要继续往北走,走到极北之地,去收一批上好的人参和毛皮,再往南方去。
  依着魏大牛的叮嘱,信被送到了梁家五少手中。
  梁家五少梁俭兴曾经跟窝头当过一段时间的同窗,讲道理,在当同窗的那段日子里,他俩压根就不熟。只是因为梁俭兴这人虽不擅长做学问,却极擅交际,格外主动的将猪崽安排到了他家的女学里。
  就因为这桩事儿,也算是结下了善缘,在济康郡前头那位郡守出事时,得以保全了家族。
  还不止呢,本以为那次是飞来横祸在劫难逃了,不想家里的嫡系都全身而退后,还因此结交上了南陵郡的人。又因为永平郡王认了杨冬燕当干娘,梁俭兴单方面的宣布他跟窝头是八拜之交,四舍五入他也是永平郡王的侄儿了。
  这事儿杨冬燕是知道的,她只是没表态,毕竟有人上赶着给她当孙子……成吧,不就是再多添一个愚蠢的孙子吗?不差这一个。
  只这般,梁家非但没倒霉,更是因祸得福,这一两年间在济康郡是飞快发展,俨然是地方一霸。
  要怎么形容这个家族呢?
  可以肯定的是,梁家是不会干欺压百姓这种事儿的,违法乱纪的事情人家都不干的,反而会时不时的做点儿好事,再结交一二好友。
  梁家的家训啊,那是施恩大于一切。
  试想想,但凡受了好处的人之中有一两个愿意回报的,他们家就能屹立不倒。再一个,这家人特别会扯虎皮当大旗,也是赶了巧了,本朝的国姓就是梁。
  当然,这两边没有任何关系,往前头祖宗十八代都没干系的那种。饶是如此,前些年他们家就扯留在济康郡的梁家是旁支,本家在南陵郡是权势滔天的大人物!
  这番话当时差点儿就唬住了杨冬燕,因为她想破头都没想出来,南陵郡有哪个姓梁并且权势滔天的人。至于皇家,人家虽不是南陵郡人士,但老家离济康郡还是有着几千里远,扯不上关系啊!
  梁家人完美的诠释了何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反正只要不离开济康郡,他们的日子就是好好的。
  ……
  这日,梁俭兴就收到了来自于南陵郡的信件。
  窝头是打算让他转交给自家庄子上的亲眷,但他还是得给梁俭兴写一封信告知近况的,毕竟信都大老远送了,多添几页也没啥的。
  只这般,得了消息赶到自家正堂的梁俭兴,差点儿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肯定是老魏家同意了!”他一脸的嘚瑟,回忆着上封信的内容,肯定的道,“必是思量再三后,觉得还是我最合适!”
  “先看信!”梁家家主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没明着说,只催促蠢儿子赶紧念。
  梁俭兴很快就拆开了信,这才发现信中有信。将窝头写给自己的信展开一看……
  他噗通一下跪了。
  随后他又坚强的起了身,颓废的抬头看他爹:“没戏了。”
  “什么情况?”
  “可能是我上封信写得太委婉了吧?他们没看懂?唉,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就写,咱们家有意跟魏家结亲呢,何必扯上姐妹们……”
  “我问你什么情况!”
  “魏家大姑娘定亲了。”梁俭兴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要说心碎那是不可能的,但失落的情绪还是有的。哪怕这桩亲事仅仅只是在梁家内部商量了一下,可事实上梁家这边觉得希望挺大的。
  如今已经是保康十八年的十一月底了,而明年又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年。到时候,梁俭兴能考中自是最好的,便是考不中,他也打算跟随其他人去一趟南陵郡,看看能不能跟老魏家结亲。
  结果,人家魏家大姑娘都定亲了……
  唉,白瞎了他上封信明示暗示的,结果人家压根就没听懂。
  没听懂?
  才怪!
  其他人且不说,猪崽她看懂了啊!
  尽管信是写给杨冬燕的,但猪崽是负责念信的那个,信的前半部分内容还算正常,后面却开始了指名道姓的问候猪崽,提到了女学的同窗,提到了几个年长的已经开始说亲了,还道自个儿明年会来南陵郡……
  猪崽至少九成的脑子都用在吃方面了,仅剩下的一成脑子,险之又险的发现了梁俭兴的用意。
  于是,她麻溜儿的把自己定了出去。
  她才不要跟窝头的同窗在一起,哪怕不理解梁俭兴,可但凡有那么一两成的可能性是个书呆子,她也要尽量避免。尤其梁俭兴特别作死的在信里说,他打算努力努力通过明年的乡试,然后再来南陵郡巴拉巴拉巴拉……
  你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啥希望呢?
  猪崽甚至都没敢跟杨冬燕提,生怕她奶嫁祸似的把她给嫁了。不过,事实上杨冬燕后来也知道了,在去永平王府做客时,她拿了信询问了刘二太太。
  刘二太太人精似的,没道理猪崽都能意识到的问题,她就意识不到。可她更希望猪崽嫁给王府这边帮着牵线搭桥的人家,于是委婉的表示不合适。
  杨冬燕弄明白原委后,也觉得很不适合。
  ——俩傻子凑一块儿,这往后的日子还不得过成魏二牛和小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