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462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4-01-12 03:21      字数:3812
  咸鱼是不可能的,打回去的鱼,差不多都叫周二郎拿到集市上去卖了,剩下的不是被他们自家吃了,就是被小钱氏做成了鱼酱封在坛子里。
  知道满宝去钓鱼,小钱氏还以为她是馋鱼了,道:“昨天晚上你怎么不多吃几口?今天大集也没人去赶集呀,真想吃,我让你大哥去河里下篓,或许能抓到一些。”
  满宝摇头,“不是想吃鱼,就是想钓鱼。”
  小钱氏便笑着挥手道:“那就是闲的,出去玩儿吧,明天大嫂带你回舅舅家。”
  第775章 话唠
  小钱氏是每年都要回娘家的,周大郎自然要跟着,毕竟那不仅是自己的岳家,也是自个的舅舅家。
  除了夫妻俩,儿子闺女也是要带回去的,还有没成亲的弟弟妹妹,多数时候也要跟着他们回去。
  满宝是必定跟着的,往年周五郎和周六郎也都会跟着,但今年周五郎要跟自个媳妇孩子回岳家,周六郎怕了被人催婚,也决定在家装乌龟,打死不出门。
  便只剩下满宝还热情满满的跟他们回家了。
  初二一大早,各人各自散去,整个老周家就只剩下夫妻两个和一个周六郎了。
  老周头嫌弃得不行,指使周六郎干活儿,“把家里的木柴劈一劈,趁着家里人少,把厨房收拾干净了,中午我们就简单的吃点儿面就行。”
  当然,揉面煮面这样的事是周六郎干的,老夫妻两个就坐着等吃。
  满宝去钱家三个舅舅家里晃了一圈,收获压岁钱若干,不过她现在长大了,不像以前那样满村钻着拜年了。
  到了舅舅家,她便老老实实的坐着,只跟表侄子侄女们玩儿。
  没办法,表哥他们都是跟哥哥他们一样的岁数,差的有点儿大。
  钱大舅母往外看了眼乖乖在院子里和人玩的满宝,悄声和小钱氏道:“这才大半年没见,满宝看着长大了许多。”
  小钱氏笑道:“孩子嘛,长得快,出去走一圈就懂事了。”
  钱大舅母点头,小声问道:“那她现在还粘你吗?”
  “不还跟以前一样吗?”
  钱大舅母就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好,我就怕你们姑嫂间疏远了,对了,大头也能说亲了吧?”
  小钱氏点头,“不过那孩子不急,他现在正和他四叔往外倒腾东西呢,我想着等他也长一些本事再说亲,至少得会犁地,知道种地吧?”
  小钱氏发愁道:“他叔叔多,上头又有他爹在,到现在还没拿过犁呢,我和他爹商量着,开春让他学着犁地去,等把地里的活儿都学会了,自己有了主意,就可以说媳妇了。”
  这是钱家的教育方式,钱大舅母再熟悉不过,她点了点头,“不过我觉着这种地的事也随缘,你不还有一个铺子吗?以后这铺子也是要留给大头的,还不如现在就教他做好铺子里的事。”
  小钱氏却道:“那铺子以后是要留给满宝的。”
  钱大舅母忍不住低声道:“满宝现在还能看中这一个铺子吗?我听人说,你们家四郎把生意都做到益州城的县太爷府上了,就是满宝给牵的线是吗?”
  当时他们运粮是从村里请了人的,送去的粮食直接送到了县衙,也卸在了县衙的粮库里,有官吏直接交接。
  甚至还有人看到过他们进屋里去清算银子,当时来去都是满宝领路,还有人看到满宝和唐县令站在一起说话。
  这种事,只要有一人说了,转头就能传得整片区域的人都知道,何况钱家还是老周家的姻亲,钱大舅母不止一次的听人提起这事。
  满宝这么出息,他们大房是最高兴的了。
  因为满宝她孝顺呀。
  她不仅觉得小姑钱氏是她娘,还把她闺女小钱氏当娘待,前年更是直接给她闺女送了个铺子。
  那简直比养个儿子还孝顺,钱大舅母不高兴才怪。
  她低声道:“我看这铺子她既然给了你就没想着再要回去,你还不如就给大头留着……”
  小钱氏忍不住叫,“娘——”
  “好好好,我不说,”钱大舅母点到即止,道:“反正这是你们老周家的事,我也就那么一提,我就是想着大头要是有个铺子,那要好说亲许多。对了,你有看上的人家没?”
  小钱氏摇头,“等过了明年秋收我再看看。”
  母女俩略过了这个话题,钱大舅母拿着做好的芝麻糖出去,冲孩子们招手,“糖做好了,快来吃吧。”
  大家便跑上去,钱大舅母拿了一个碗装得满满的塞进满宝的手里,“你别跟他们挤,一会儿把你衣裳挤坏了。”
  满宝从碗里拿了一块芝麻糖咬了一口道:“不会的,大舅母,你做的芝麻糖真好吃,和大嫂做的一样好吃。”
  钱大舅母笑眯了眼,道:“你要喜欢吃,下午回去的时候我给你装一袋,拿回去慢慢吃。”
  满宝连连点头,高兴的道:“谢谢大舅母。”
  芝麻精贵,但糖更精贵,往年钱家可舍不得用这么多糖做芝麻糖,但去年收成不错,好的麦种卖给了白老爷,好的新麦子给了老周家,赚了不少的钱。
  所以钱大舅母才舍得做这么多芝麻糖,还放这么多糖。
  甜得不腻,又有芝麻的醇香,满宝特别的喜欢吃,差点吃饱了糖吃不下饭。
  中午他们是在钱大舅家里吃的饭,钱家二房和三房都过来吃,这也算是每年的习惯。
  大家坐了两张桌子,满宝和表嫂们坐在一起,被拉住各种问,主要是问益州城热不热闹,和他们的县城有什么区别,她在益州城里都干什么……
  满宝本来就爱说话,这么多人给她捧场,她说得更多了,一直到下响吃过晚食被小钱氏扯回家,她都还有些意犹未尽。
  表嫂们站在一旁目送他们一家走远,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大表嫂拍了一下胸口道:“满宝越发能说了。”
  二表嫂:“本来我只问了一句益州府也有济世堂吗,她就说了半个时辰,哎哟,那什么关内道,什么道的,我哪儿听得懂呀,又不好说不听了。”
  钱大舅母鄙视的看着她们,“说给你们听都听不懂,就这还长见识呢?”
  大表嫂就问丈夫,“你听得懂吗?”
  大表哥摇头,“不懂。”
  大表嫂便满意了。
  钱大舅母被噎了一下,转头回家去了。
  而被小钱氏拽走的满宝还有些意犹未尽,拉着小钱氏说话,“大嫂,你想不想出去玩儿呀,去益州城怎么样?先生说外面的世界可大了,益州城还是太近了,或者你想去更远的地方?”
  小钱氏道:“你歇一歇吧,都说了一天了,怎么也没见你嗓子哑?”
  大头嘿嘿笑道:“娘,小姑早习惯了,您没见着她在药铺里给人看病,那是噼里啪啦能说大半天,哑才怪呢。”
  第776章 叮嘱
  满宝辩解,“我这是看病,当然要问仔细些,也要叮嘱仔细些。”
  小钱氏头疼,“以后的姑爷能受得了你吗?”
  满宝乐道:“姑爷也爱说话就好啦。”
  三头:“那完了,你回娘家的时候家里全是你俩的声音了。”
  满宝伸脚要踢他,三头就一蹦蹦开了,俩人嘻嘻哈哈的笑闹着跑到了最前面。
  白二郎今年也要去他舅舅家拜年,定了初五出门,要在那边住两个晚上,初七才回来,因此大家便定了初三去县城给庄先生拜年。
  自庄先生卸了学堂的教学之责后,满宝他们再要拜年就得去县城庄家了。
  庄家也习惯了每年抽出一天的时间来招待他们,满宝他们熟门熟路的提着年礼上门,给先生拜了年,留下吃了一顿饭,然后便拿了红包告辞离开。
  因为要进县城拜年他们起的有点儿早,一爬到马车上满宝便有些犯困,她打了一个哈欠,找了个舒服点儿的位置靠着脑袋。
  白善坐在她的身侧,问道:“有没有觉得今年拜年有什么不一样的?”
  白二郎问:“有什么不一样的?”
  满宝大大地打了一个哈欠,差点把眼泪打出来,她道:“有呀,今年师嫂对我特别热情。”
  白善也点头,“我也觉得她对你好热情,可是为什么呢?”
  白二郎和白善一起扭头看她,满宝微闭着眼睛道:“因为我是女孩子,出门在外,肯定是我照顾先生多一点儿,所以师嫂在感激我。”
  白二郎便叫道:“才不是呢,明明是我照顾先生更多些。”
  正要说话的白善忍不住和满宝一起却了一声,不过他也没再提这个话题,而是问道:“说好了元宵一起来县城?”
  满宝点头,窝在角落里靠好。
  大家便安静的回家去了。
  元宵和过年又有些不一样,这一天杨县令下令打开城门,从十四那天早上城门大开后,一直到正月十六都不会关闭。
  所以哪怕是住在乡下的村民也可以到县城里来赶热闹,只要人够多,走夜路也是不怕的。
  不过像老周头这样的老头子是不会去的,相比于出去吹冷风,他更喜欢老婆孩子围火炉,安安稳稳的过节。
  不过今年的元宵他想老婆孩子围火炉是不可能了,因为就连周大郎和周三郎都决定带老婆孩子进城去赶一波热闹,更别说其他人了。
  不过,五头六头和七头年纪都还小,尤其是七头,此时还只能靠人抱着呢,所以他们三个孩子都被留了下来。
  他们的爹娘都特别坏,听了满宝的建议,中午的时候特意带着他们玩儿,就不给他们睡觉,下午早早的吃了晚食,然后就哄他们睡觉。
  孩子中午没睡,几乎才放到床上就睡着了,都不用哄的。
  然后一大家子人就出门去了,满宝与他们一起到村口去,白善他们在车上等她,车尾的还挂着一个鸡笼。
  小钱氏知道他们三个要好,加上有大吉在,便特别放心的道:“你去和他们玩吧,我们在后面自己走。”
  “那我去了,我在县城里等着你们。”
  周四郎道:“别,我跟你四嫂不跟你一块儿玩儿。”
  周五郎道:“我也不,不用等我们。”
  而大头他们早在村里呼朋唤友相约好了要一起去县城玩儿,更不会和他们一起了,也就三头几个小的,因为还有被拍花子拍掉的危险,所以必须跟着各自的父母行动。
  不过周大郎他们也各有自己的计划,也不打算带满宝玩儿,所以道:“你自去玩吧,你不是说晚上你还要回来的吗?若是不想回来,就去铺子里住一晚,我和你大嫂会回铺子里等着你们的。”
  小钱氏点头,“不论你们是要回家来,还是就留在县城,到最后都得回铺子那里说一声,免得我们担心。”
  满宝应下。
  小钱氏这才对大头几个大孩子道:“就算能去县城玩儿,但也不能在外头玩得太晚知道吗?”
  几个孩子只管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