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大局走势(4)
作者:
月影梧桐 更新:2024-01-10 19:41 字数:3159
朱尔典的交涉极其富有戏剧性,他先也不说军火的事情,只声情并茂地描绘了一通欧洲的紧张局势,阐述了他个人为了维护中日和平不遗余力奔走以及与中国领导人多年来的老交情,言谈之诚恳,用意只深切,哪怕是不懂外交的人都可以看出朱尔典先生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对文明国家的挚爱。何峰笑了,连连握手、拥抱,表示理解。
对于催促尽快发货的要求,何峰显然是开了绿灯的。这让旁边陪同的武官差点没跳起来——前两天交涉,中国人还说着不行那不行的,怎么朱尔典一出动,立马就可以放行了?如不是朱尔典和中国方面有什么猫腻,那便是中国人活脱脱欺负自己了。
朱尔典当然知道内幕,这些武官大概在伦敦都是被教育坏了,以为在殖民地或者远东就可以吆五喝六,再加上以买者的身份出现,更是神气活现,可这一套,在中国人这里显然是行不通。姑且不说这批军火对大英帝国意义重大,容不得半天拖延,单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中国已经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度,眼前民心士气渐长,何峰等又是开国功臣,威信深远,哪里会将一个小小的驻华武官放在眼里?何况还是一个盛气凌人的洋大人呢?
搞定了英国的军火后,朱尔典眼见气氛热烈,便又将驰援俄国军火物资的事情提到议事日程上,除了军火,还需要粮食、衣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资——这些物资英法不是没有,而是苦于无法运输,或者说,即便能够运输,运费也太过高昂。
“贵使提出的军火,除了火炮和机枪以外,其余缺口的满足不成问题,至于物资,还需要总后宁部长的合计……”何峰没有把话一次性说完,只道,“从供应能力上说,敝国是值得信赖的,但是这款子?”
支付问题其实一直是朱尔典难以言说的问题,因为战争进行到现在,哪个国家的财政都是不堪重负,大不列颠为了筹措军费已经先后追加了5次税收,并发行了上亿英镑的国债,而俄国的情况就更是糟糕,本来维系日常运作就需要法国人源源不断的款子,现在更是债台高筑,在原本在北满特别是哈尔滨地区流行的卢布,现在贬值贬得一塌糊涂,便是销金窟里那些金发碧眼的俄国妞,原来是非卢布和其他外汇不收的,现在宁可要华元也不会要卢布,可见其中的翻天覆地。
自然,英法两家的财政都说不上宽裕,但为了俄国,还得两肋插刀——若是俄国突然崩溃,那么英法将直接面对从东线腾出手来的德国人,那样就不是几个师的问题,而是整整6个集团军,约140多万人的力量压顶而来,更不必说东线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德国所利用后的溢出效应。
所以,为了军费如何分担,英法俄吵成了一团。无疑,这是一种有节制的争吵,各方面都明白,谈崩了,得利的只是德国人,既要努力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又要避免多输的局面出现,对各方而言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协定。
朱尔典之所以前段时间不来纠缠,除了中国内部事务还没有调整到位以外,各方面没有就军费份额达成一致有关,而到了今天,他终于可以把一致意见拿出来提交。
“费用大体由不列颠承担30%,法国承担42%,俄国自己承担28%,关于支付方式,很想听取贵国的意见,我们希望能够以债券的方式……“
“债券?“何峰心里发笑,那些贬值得一塌糊涂的债券有鸟用,更何况,俄国一旦爆发革命,所有的债券比白纸还不如,早在很久以前,中国便把官方掌握的卢布和债券都清算掉了,现在哪会接受这种条件。
他沉吟道:“物资对于敝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债券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我有三个方案,第一,以美元或者英镑交付;第二,以各国建设债券中的利息收入进行冲减;第三,以各国的物资进行冲减。“
“物资?“朱尔典瞪大了眼睛,现在最缺的就是物资。
“比如俄国,可以用石油!”随着装甲车辆的增加以及船用柴油发动机的推广,有关石油的消耗量是越来越大,虽然国内紧赶慢赶地开发了玉门油田,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还需要从南洋大规模进口,东北虽然有油田可以开发,但受制于日本这个恶邻,短期内尚不会有所举动,因此,石油现在成了居于第一优先地位的战略物资,特别是,战车、飞机和新式均将即将大行其道的时候,充分的石油供应更见宝贵。
这个提议让朱尔典眼前一亮,俄国不是一直嚷着没法提供更多的交换物资么,除了石油,其他矿产品,只要中国肯要,都可以用来交易,甚至于,日本也可以在这个计划上。他的脑筋立刻变得豁朗起来,感到一切问题都在迎刃而解,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军火供应问题,还顺带解决了支付能力问题。中国方面还是有诚意的,这一点让朱尔典非常欣慰,原本他多少有些担心。因为中俄在中东路上的冲突,中国会采用落井下石的态度,看来这些问题都不需要担心,这些民族主义领袖还是注重实际利益的嘛!
武官惊讶地张大了嘴,原来还准备了好一套说辞,没想到还没用上,中国方面便已经答应不迭。他原来很想借着这个机会跟上去商讨究竟有多少军火、何时交割等具体事宜,但朱尔典一个劲地朝他使眼色,示意要走,他不明就里,但鉴于前面吃亏的次数太多了,现在也老实了不少,客客气气地告辞走人。
“公使阁下,您为何?”
“这不是商谈具体细节的时候,中国人不喜欢这样。”
“为什么?他们刚才不是欣然同意了么?”
“你还不懂中国人的套路,何将军是杰出的军方领导,一个上将是不会和你谈具体事务的,他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决定给还是不给,第二,如果决定给,那么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如果决定不给,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具体的事务他是不负责的……”朱尔典耐心开导着伦敦来的愣头青,
“他们就这么顽固?”
“因为体制不同。我们的体制,预算是需要通过议会讨论的,在定案以前,哪怕首相说了话也不能算数,按中国的体制,预算尤其是军事预算不需要经过议会讨论,他们的领袖一旦发言,就会严格执行下去,所以,你永远在秦总统、何将军那里得不到具体的数字。”
“可这样一来,岂不是提高了决策失误几率?领袖的才能再杰出,也不会抵得过一群人,民主政体……”武官在嘴里嘟囔着。
“民主政体。”朱尔典差点没被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给逗乐了,“中国这么大一个地方,民众大都没有受过教育,能采用民主政体?何况,民主政体不见得在决策上有多少优势,很多事情,都坏在议会的讨论上,别的不说,加强重炮生产和研发坦克的议案当时为什么没有获得通过,就是那些短视的议员看不见好处……”
朱尔典等人走后,何峰立即向秦时竹做了通报,后者略一沉吟,说道:“既然如此,暗度陈仓的计划就是迫在眉睫了。今夜12点,通知辛慈秘密赴会。”
辛慈素来是晚睡的,也不止一次接到中国方面晚上才邀请会面的通知,但12点接到紧急召见的通知,仍然感到惊诧莫名。究竟出了什么事,能让中国方面有如此的反弹?到了这个当口,他已经不敢去计较是否合乎外交礼仪,是否合乎政治常规——中德之间,突破常规的事情太多了,区区一个深夜召见,算不上什么。
“辛慈先生,有个很重要的信息需要通知您。”辛慈的动作很快,12点过了半个小时,已经出现在会客室了,而会谈的对方,竟然是葛洪义和何峰。
“何将军,您说。”何峰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辛慈和葛洪义也不是陌生人。
“听说,您最近在中国发展了情报网络,收集了不少情报,尤其注重收集中国与英法之间的外交情报?”
“这个……”葛洪义第一句就呛得辛慈无法回应,说没有吧,那是违反了事实,中国内务总长、情报头子和自己说这个话,若非没有充分的把柄,是断然不会胡乱开口的,说有吧,嗯——这算是个什么事呢?
“劳烦阁下费心了。”何峰冷冷地递过来一堆文件,“这是你需要打探的消息,全部在上面,你尽可以过目。”
辛慈戴上老花镜扫了一眼,像被蝎子蛰到了似地跳起来:“两位,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待会说。但德国的行为,是违法常规而且有悖于中德友好关系的。”葛洪义可不打算和辛慈客气,“阁下一定清楚,间谍罪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到了这个时候,辛慈反而平心静气下来,“二位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