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赵祯的治国
作者:黄小招      更新:2024-01-10 18:49      字数:2149
  赵祯在刘娥太后死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天下,大宋也将进入开宋以来的盛世——仁宗盛治。
  这个赵祯,在《狸猫换太子》中扮演很凄惨的角色,那就是被人换走,成了皇宫里给太监们养育的皇子。
  这当然不是真的,《狸猫换太子》中,大多是虚构的情节。
  但是,有一样是真的,那就是他从出生后,就远离母亲,成了刘娥和杨淑妃共同养育的皇子,至于她的母亲李宸妃,当时只是刘娥身边的侍女,哪里有资格养育皇子?
  从此,赵祯成了刘娥的儿子,很少有人知道他不是刘娥亲生的。
  赵祯他自己也完全不知道,一直等到刘娥去世,皇太妃杨氏才告知赵祯:“刘后非陛下真正的母亲,陛下的母亲是李宸妃,已经过世了。”
  赵祯这才明白,原来刘氏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
  这个打击,令赵祯伤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
  李宸妃也在宫里,可是,刘娥一直不让他们见面,赵祯哪里见过李宸妃呢?
  这成了一生难以原谅自己的遗憾!
  八王爷赵元俨对赵祯说:“李妃娘娘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
  赵祯听了,立即派兵包围了刘太后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
  最后,赵祯派去的人发现,皇帝的母亲是按照皇后的礼节下葬的,而且下葬后,尸体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根本不是被人害死。
  赵祯得知消息后,感叹地说:“人的话,岂可尽信啊!”随后,赵祯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他一直称刘娥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仁宗认母”这事,成为轰动朝野的大事。
  赵祯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
  宋代之后,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的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戏曲《金丸记》,尤其是后来《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广为流传,使得这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文学、戏曲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赵祯治理天下后,第一点就是善于纳谏。
  其中,谏臣包拯就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有一次,包拯反对任命赵祯宠妃张氏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对,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
  赵祯生气地说:“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
  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
  赵祯最终采纳了言官的建议。
  他回到后宫后,对张氏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包拯也由此出名。
  赵祯除了用包拯,还用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等等名臣。
  他针对宋中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
  此时,金国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赵祯当下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锐意进取。
  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赵祯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赵祯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他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
  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赵祯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皇帝“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
  赵祯根据意见,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十五岁、弟侄年满二十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三月,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这十条改革主张,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澄清吏治,其中的明黜陟,也就是提拔优秀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抑侥幸,就是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精贡举,就是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择长官,就是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主多者尽先差补;均公田: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以一定数量的职田,调配给缺乏职田的官员,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
  二是为了富国强兵,其中厚农桑,就是由政府帮助人民兴利除害,如开渠河、筑堤堰;修武备,就是恢复府兵制,先从近畿实行在渐及诸路;减徭役,就是省并户口稀少的县邑,以减其地人民的傜役。
  这些做法,使得贪官污吏减少,行政效率提高,民生得到改善,大宋焕发一新。范仲淹、富弼等人,也成为了名臣。
  只是他们改革的做法,深深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所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此时的宋朝,没有大的鞭子打在背上,想要改革成功,真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