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64节
作者:金面佛      更新:2024-01-10 06:30      字数:3893
  弄清楚各家中餐馆最受欢迎的菜品是什么,又都是什么口味,然后将它们固定化制作流程。
  这些活可以安排华人做,剩下的服务员直接在本地招聘职工就可以。不需要非得是年轻人,手脚麻利就行。
  匈牙利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并不高。
  众人谈论着愈发觉得不错。还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表示,等到店开了,一定过来吃饭。
  以前都是他们伺候匈牙利人,现在也尝尝被人伺候的滋味。
  周秋萍听了想扶额,想想又能理解。花钱出门吃饭,从来吃的都不仅仅是饭呀。
  他们说得热火朝天,俨然明天就能把连锁餐厅开起来。
  还有人和毛素珍打趣,说回头过来给她打工。
  毛素珍还在笑,余老头突然间鼻孔里冷哼出声,然后轻蔑地看了她一眼:“你还开连锁店当大老板?那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真是癫狂的,叫人捧两句,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毛素珍的脸猛然涨红了,整个人气得发抖。
  就是这样一辈子没说过她一句好话,好像他多了不起一样。
  餐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有人笑着想打圆场。
  周秋萍抢先一句开口:“余先生,你现在会说匈牙利话吗?”
  余老头正得意洋洋呢,突然间被人问这个,满心不快:“我又不是不会讲话,学什么匈牙利话?”
  周秋萍冷笑:“你在学校上了一年班,老师天天就在你身边,你还一句匈牙利话都不会说。妈妈人就在公司烧饭,通过自学学会了匈牙利话。到底谁能耐大?我看你手板心煎鱼是煎不出名堂来。妈妈开个连锁店,绰绰有余。”
  真是惯得他了。
  pua无师自通,别的不行,诋毁侮辱自己老婆倒是驾轻就熟。
  好大的能耐!
  周围发出窃窃私语。在匈牙利闯荡的华商有男也有女,女的生意做的比男的大的比比皆是。
  有人早就看老余头不顺眼了,大过年的折腾什么。也不想想看,要不是卢总帮忙,就凭他在学校做校工还想拿到匈牙利的长期居留证?嘿哟,人家匈牙利缺校工?
  立刻有人附和:“我看毛大姐没问题,开得起来,这怎么开不起来?开了之后我天天过来吃。”
  周秋萍微笑,看着毛素珍:“妈妈,那就麻烦你帮忙了。公司缺人,我们手上都有事,您就勉为其难帮帮忙吧。”
  毛素珍这一回的注意力才不在餐饮连锁店上,而是那一声妈妈。
  之前两次过年碰面,过程都谈不上愉快,周秋萍也从来没喊过她妈。
  这一回人家开口,毛素珍就觉得自己受信任,是那种对家人的信任。
  她又不傻,大老板拿钱出来,怎么可能找不到做事的人。不管是卢总让她管这个店,还是周秋萍掏钱让她开连锁店,都是因为信任。
  而这份信任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余成的母亲,但是因为她的能力。
  不然他们为什么不找姓余的那条老狗。
  周秋萍不仅不找老余头,还煞有介事地关心他的工作:“余先生,现在学校都没人上课了,要关门了。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了吗?”
  老余头的脑袋这回也炸开了。
  那个语言学校就是针对刚到匈牙利的华人开的。现在人都遣返了,学校还开给谁上课呀。自然是停课了。
  他现在干的活是看大门,纯粹看大门。
  学校一关,他的确可以滚蛋了。
  不过没人提,他就厚着脸皮继续领薪水。
  现在叫人点破了,余老头恼羞成怒,脱口而出:“我回去,谁稀罕待在这儿呢。”
  周秋萍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半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往人心窝子里戳:“也是,你在这儿能干什么呢?不如早点回去。”
  如果是老太太,看在高兴同志的面上,就是轴点,周秋萍也能忍让一二。
  至于自鸣得意一辈子都想奴役老婆的老头,呵,她给他什么脸?
  大过年的,白叫人不痛快。
  第448章 布局乌克兰
  这顿年夜饭吃的, 周秋萍彻底得罪了余老头。
  要是搁在旧社会,她这辈子都别想进余家祠堂。
  不过无所谓呀,就是生在新社会, 周秋萍也没想进过谁家的祠堂, 更不稀罕上谁家的族谱。
  她今天提到在布达佩斯开连锁餐厅,固然有话赶话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她早就蠢蠢欲动。
  从最早开香满集和天下一家起, 她的目标就是连锁。但开连锁店肯定要时间,要培养人才要一家家的布局,她又太急躁,甚至没等到江州的第二家香满集开门,就已经跑去海城了。
  现在想想看,与其说她是个经营者, 不如讲她是投资人。毕竟很多时候她只列了大框架, 具体经营工作她根本没插手。
  既然如此, 不如纯粹放手投资一回,就像她投资山海公司投资曹氏集团时一样, 前者当时就是个空壳子, 后者的具体经营状况她不了解, 她看中的是人。
  现在,她要投资毛素珍,不是因为她是余成的母亲, 而是她展现出了优秀的经营者的素质。
  以毛素珍的年龄和生活状态,国营单位退休职工, 孙子孙女都已经上学了。生活无忧, 孩子也算有出息, 完全可以躺平。
  就是到了布达佩斯, 固定给公司烧饭,那按部就班领工资好了。可她一个50多岁的人,却能主动想到学习匈牙利语,并且学出了名堂,就代表她有上进心也有韧性。
  这是经营者最需要的品质。
  在周秋萍这儿,她ok了。
  高兴同志却感觉很不ok。她觉得女儿做了件蠢事,哪有媳妇掺和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事情的。
  那毕竟是余成的亲爹。
  不过她也有狡猾的地方,这会儿管余成他妈叫妈了。估计余成就是不高兴也能抵消过去。
  余老头更不ok,他撂下狠话,抬脚就走。
  余成想拦着,结果毛素珍也受够了,直接赶人:“走啊,有种就走,以为谁求着你呢。”
  余老头本来还犹豫着要不要顺水推舟,被这么一刺激,直接抬脚走人了。
  旁边一个跟他关系好的老头一边喊着一边追出去:“哎哎哎,行了行了。”
  卢振军正要起身,刚好外面来了一波客人,把门给堵住了。
  走在最前面的人约摸四五十岁,头发剃得极短,像青茬,大冬天的看着让人替他脑袋发凉。
  这人一身名牌,却带着说不出来的匪气,大踏步走进来时,周秋萍特别担心他旁边的小弟会大喊一声:“打……打劫!”
  好在跟在他旁边的有周秋萍认识的人,一个是何谓,一个是石磊。他俩都是90年出的国,大家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见了。
  两个年轻人还是那么的活泼,老远就朝他们这桌挥手。
  卢振军看追不上人了,也不适合丢下客人去追,干脆直接走过去欢迎客人:“哎哟,庞总,您不是在德国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东德基础建设落后,西德从官方到民间都对投资这片土地充满了热情。而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德国的经济也因此而蓬勃发展,gdp的增长率都破了5了。
  这可是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走了很多年的西欧。这种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庞总作为财大气粗的投资客,当然要过去碰运气。这也是为什么他问卢振军借用了石磊的缘故。之前他没和德国人打过交道,又嫌自己找的翻译文绉绉的,不能说清楚意思,还是石磊实用。
  现在,庞总和卢振军握手,说完了客气话,就笑呵呵地当面挖人:“哎呀,卢总啊,还是你手下人才济济。怎么样?把小石让给我吧。”
  他以为卢振军会说客套话,比方说小石是一个大活人得自己选择之类的。
  没想到卢振军也不是客气的人,直接表态:“不让。”
  说着他还伸手指周秋萍,“这我学生,关门弟子了,我从她手上挖来的人才,我能让给你?那我不是对不起学生了吗。再说谁不知道你庞总手下人才济济,啥时候缺过人用?多少人还等着你临幸呢。”
  饭店里发出哄笑声。
  庞总自己笑得下巴上的肉直跳,伸手一直点卢振军:“就你丫的嘴巴损。”
  卢振军带着他去各个桌上打招呼了。今天来的都是布达佩斯有点脸面的华人,大家凑一块做生意,自然少不了混个脸熟。
  周秋萍没硬跟上去凑热闹,只招呼添上凳子和碗筷,安排何谓和石磊坐下。
  真好长时间没见了,这两人去年过年都没回国,唯一在国内露脸的机会还是江州电视台在匈牙利拍的那部反映海外华人奋斗史的电视剧。
  两人分别包了片头和片尾曲,还在里面客串了角色,也算是在国内刷了点存在感。那片子在长三角地区播放了效果不错,正送中央台审批。
  结合现在大形势,估计片子获审成功的概率很高。
  中匈关系并没搞崩,就停了互相免签。这代表国家也不希望大家全往匈牙利跑。
  1992年大家能看的电视剧选择并不多,中央台播放的片子不能说部部全国轰动吧,那受众范围也是杠杠的。
  黄山已经准备推出原声大碟了,趁机好好赚一笔钱。
  周秋萍的眼睛往那位庞总的方向瞥,调侃石磊:“你怎么不跟着庞总呢?德国不是更好吗?”
  很多人利用免签机会跑到匈牙利,倒不是真的对这儿情有独钟,而是以此为跳板,跑去经济更发达的西欧。
  石磊却像受到惊吓一般,毫不犹豫地摇头,然后想了想,才说了几个字:“大理石墓碑。”
  周秋萍瞬间了然。
  哦,这就是那位来头不小的官二代。
  对方的来头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爹妈是谁,但人人都不会说出口。
  毕竟搁在几十年后,他们的级别足以让他们的名字直接被框框掉。而庞总也不信庞。他在他家族谱上的名字和他合法证件上的名字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
  石磊作为标准的愤青,有自己的原则。他才不屑于跟这种人打交道呢,更别说给对方当小喽喽了。
  人人都说80 90年代的富豪有原罪,但这原罪并非后来有意无意间被强行捆绑上的当年的个体户和真正的民营企业家,而是分两拨人。
  80年代,他们的名字叫官倒。个体户挣的那三瓜两枣在他们面前连虾米都谈不上。
  90年代,他们的操作叫做国有资产私有化。多少企业破产,多少工人下岗,一片凄风苦雨中,一堆富豪冉冉而升。
  这二者虽然有不同的名称,但实际身份都差不多。不到那个级别也没资格操作这些事。
  二者之所以重合度不高,是因为捞够了钱的官倒有半数以上都跟庞总一样,跑到国外替国内的老百姓深刻体会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了。
  毕竟继续待下去,万一真被革命了怎么办?
  石磊有心想再吐槽两句,但卢振军和那位庞总已经往这个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