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6节
作者:
金面佛 更新:2024-01-10 06:28 字数:4262
车子开了一路,他们就唱了一路的歌。三位小朋友用实力向车上的大人们展示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明明卢小明唱歌挺好的,只要他们三个集体开口,就能成功的把人带跑调。
后面卢小明都绝望了,只能保持最后的倔强:“你们唱错了,这里不是这样唱!”
然而三个人嘻嘻哈哈,一点儿都不尊重音乐的严肃性。
车子到了半路,周秋萍下去坐公交。剩下的人继续往学校出发,一路到了小学门口。
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们看着卢小明和祝强从车上下来时,个个瞪大了眼睛,羡慕的不得了。
曹敏莉下车,牵着卢小明的手,带他往学校去。
小学生们发出惊呼声。
1989年的大陆地区,绝大部分人的打扮还是相当朴实的,尤其是在部队。蓝绿灰基本是主打色。
周秋萍这样的,已经属于扎眼的那类人。曹敏莉更厉害,人家不要打扮的洋气,人家看上去就很洋气。显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小孩子单纯又现实,直觉就告诉他们,这是个很厉害的人。
立刻有同学追着卢小明问:“这是你家的车子吗?好漂亮,好气派。”
按道理来说,卢振军的级别已经配了车,他坐车上学应该司空见惯。但因为卢振军的原则,他从不允许孩子坐他的车上学放学。所以卢小明从轿车上下来,是件很罕见的事。
卢小明愣了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他的同学像是自己已经有了答案,压根不在意他的回答,只迫不及待地又开始询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你妈妈吗?国外果然好有钱,你妈妈出国回来就有钱买轿车了。”
这回就连曹敏莉都愣住了。小孩子的思维模式还真是跳跃式的。这都哪跟哪呀?
好在有人反驳:“才不是呢,他妈妈不长这样。”
曹敏莉还没来得及点头,那小学生又胸有成竹,“嗯,这肯定是你的新妈妈。太好了,卢小明你妈妈好有钱,好厉害呀。”
小学生就是这么的天真单纯又现实世故。
一个小孩在学校里被欺负了,往往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大家觉得欺负他不用付出代价,他可以被欺负。
可当他们发现这个人可能很厉害,是他们惹不起的对象时,他们又会迅速地改变自己的态度。
学校就是小社会呀,小学生也一样。
卢小明看着围在自己身旁的笑脸,突然间感觉同学都好陌生。
好在祝强已经不耐烦了,大声喊他:“走不走啊?动作快点,今天老师说要抽背课文的。”
天啦!他从昨晚到现在实在太兴奋了,他一个字都没看啊。
曹敏莉看着小孩子们消失的背影,转过头招呼苏珊:“走吧,我们得去布置展厅了。”
苏珊扑哧笑出了声,调侃了一句:“那我等着人山人海。”
直到此时此刻,这一对上司和下属还没有意识到她们将面对什么。
所以等到傍晚大约5:30时,看到越来越多的顾客,她们还有点懵。
然而很快,她们连发懵的时间都没有了。
人,全是人,汹涌的人。大家从四面八方涌进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这一次摆出来展示的有男装有女装还有童装,但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女装来的。6个款式的女装,几乎每一种都有人要,但卖的最快的还是周秋萍穿过的那三套,基本上只要货一到位,就立刻被人买得一干二净。
到后面,甚至都已经来不及把衣服拿出来挂上去,都是直接从箱子里出货。
还有人挥舞着钞票在后面喊:“这箱这箱,我都要了。”
原本是过来看动静的商贩瞧这架势不对劲,赶紧掏钱拿货。
他一个开口,四面八方都响起同样的声音:“给我给我,我也要一箱。”
其他人生气地大骂:“你都买走了,我们买什么?你不要想投机倒把。”
被服厂的厂长也叫这架势吓到了,赶紧出面调停,把商贩都拉到后面,私底下给他们出货。
当晚的高.潮是周秋萍亲临现场。
她今天除了录制《厂家直销》节目之外,还客串了一回《青春歌友会》,然后把人带去音像公司签合同,所以耽误到了七点多钟人才跑到展销现场来。
她一出现,现场的气氛更热闹。好多人都围着她找她签名,好像她是什么大明星一样。剩下的人即便没找她签名,也冲她喊,问她什么时候卖相机。
苏珊听了都觉得奇怪,因为她在来的火车上听旁边的客人议论,说相机根本卖不出去,愁都愁死了。
结果到了这儿,居然还有人认准了周秋萍买相机。
实在太有意思了。
可她也顾不上和周秋萍说话,因为实在太忙了。临时被喊过来帮忙的女工们的确不擅长做生意,还得她开口张罗招待客人。
周秋萍跟人说说笑,手上不停,签了不知道多少名。她本来是打算过来帮忙卖衣服的,结果到后面根本就没派上用场,就在场充当吉祥物了。
顾客们对她热情极了,还询问她这趟出差到底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因为她缺席了好几期节目的录制,电视台为了维持她的形象,对外解释她出差去了。
周秋萍张嘴说瞎话:“是弄了点东西,外国货,好不容易才找门路弄来的。现在还在路上,等到了我就介绍给大家,保准是好东西。”
众人兴高采烈,纷纷表示期待。
周秋萍琢磨着得给老白打个电话了,看他能不能弄点苏联货过来,说不定能卖出好价钱。
到了晚上11:00,展销厅里依然人山人海。
大家伙儿都扛不住了,被服厂的厂长不得不拿起喇叭大喊:“各位同志,马上夜班车都没了,要坐车回去的同志赶紧行动。”
顾客们这才回过神来,嘴里喊着叫着,迅速往外面跑。还有人回头大喊:“明天还有吗?明天不能收摊子啊。”
周秋萍笑着答应:“有有有,明天一天都有,到时候来捧场啊。”
人潮褪去,剩下的都是自己人。
大家伙也顾不上形象,直接东倒西歪。
苏珊回过头,看着跟被台风扫过似的现场,喃喃自语:“不是说衣服卖不出去吗?商店打折都卖不出去。”
现在是什么状况?一扫而光啊。且不说一箱箱被搬走的衣服,光是他们之前挂出来的,都卖得一干二净。
有的女同志本来是过来给自己买衣服的,结果后来给丈夫给孩子都买了。还有人又特地跑回家拿钱过来的。
她都疑惑了,不是说今年内地的经济形势很差吗?为什么大家的消费力还这么强?
周秋萍喘了口气,笑眯眯道:“肯定是因为我们的衣服好啊,大家才舍得掏钱。”
这时代没房贷也没车贷,国营单位的职工医疗费用有报销,子女上学有厂办学校,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都是手上有多少就花多少。甚至钱不够花,直接去厂里预支工资的都很正常,根本不担心以后没钱怎么办。?
第267章 股份合作制(捉虫)
展销会办了三天, 曹敏莉就打定主意要在江州开一家服装专卖店,因为顾客实在太热情了。不管挂多少衣服出来,都能直接被清空。
最让她惊讶的是, 甚至还有人从外地特地跑过来, 就是为了买一件和周秋萍同款的衣服。
要知道这是1989年的大陆呀,交通十分不方便。这人为了件衣服, 需要一大早就出门, 在路上颠簸一天,最早也要傍晚才能回家。就这样,她还甘之如饴,买到的时候特别高兴。
曹敏莉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确是一片沃土,即便做生意有很多限制,但只要抓住机会, 绝对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周秋萍一点也不惊讶她的选择。
9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 是大陆服装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各种品牌专卖店开遍大街小巷包括县城。如果没市场的话,大家怎么会一窝蜂地往里面涌呢?
她直截了当:“如果你需要我投资, 我可以投钱, 但我不会管店的。我现在没精力分这一块出来。如果还需要我带货, 那是另外的钱。”
苏珊调侃她:“我怎么记得你还收着顾问费呢。”
周秋萍摆明了亲兄弟明算账,直截了当:“那是卡拉ok房的顾问,那会儿可没服装店的事儿。”
现在她忙死了, 给她加钱她都不能再加活,她忙不过来。
曹敏莉笑着摇头:“不要你干活, 你等着吃干红吧。”
这就是要她投资的意思。
苏珊其实隐隐有些疑惑, 搞不清楚这位周经理的身家究竟有多丰厚。按道理来说, 她都已经投了1, 000万给曹总开卡拉ok房,还能调动多少资金呢?
她最大的靠山,那位卢部长到现在都没放出来。她又被关过一回,人家不把她翻个底朝天才怪,难道还能让她的钱平平安安?
周秋萍不管看没看出她的疑惑,都不可能替她答疑解惑,只笑着朝曹敏莉点头:“好,我就等着吃分红。”
想要开服装店,肯定得有合适的店面。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周秋萍虽然自己卖过衣服,但从没想过开店,所以她也搞不清楚现在有哪些合适的店面可以挑选。
而这个时代,没房产中介,起码江州没有。想打听房产商铺,那都得碰运气。
好在她们也不是没捷径可走,去卡拉ok房就好。
八十年代类似于中介被称为掮客的角色是没资格自己开店的,他们通常守在茶馆一类的地方,等买家和卖家、房东和房客自己找上门,再促成交易。
现在做大了这门买卖的人已经转移战场,跑去卡拉ok房了。倒不是他们钱多乐意花个痛快,而是卡拉ok房里的有钱人多。促成一桩大买卖,比十桩二十桩小买卖更有赚头。
之前周秋萍还不知道这门道,后来何谓自己买了房,又给她介绍了房子,她才从他口中晓得有这捷径。
最近中央打击高干子弟经商,政策又限制私营经济发展,估计会有不少商铺空出来,就看她们能不能捡到漏了。
周秋萍领着人到了纺织路的“大歌星”,这会儿还不到生意最热闹的时候,可吴康还是没空,正在招待熟客。
看到周秋萍过来,他只能匆匆打个手势,表示自己一会儿再过去。
周秋萍无所谓,示意他忙,直接转头问了相熟的服务员,就把曹敏莉领到了中人面前。
那人正在喝自助餐提供的免费啤酒,听说她们想拿商铺,颇为惊讶:“你可要想想清楚啊,同志,生意我是想做的,但我不能坑你。现在大家都在观望,个体户能不能开店,还两说。你要是拿下了铺子,结果到时候关门大吉,人都被拷走了,那我岂不是要做亏心事。我劝你们现在先别租商铺,哪怕买个小房子先安置下来听听风声都好。”
曹敏莉笑了,对着其貌不扬的中介生出了点好感。
这正是她最喜欢大陆的地方,只要不是偷奸耍滑之辈,他们都朴实单纯的温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那种眼睁睁看你往坑里跳却置之不理的冷漠。
“您别担心。”她慢条斯理地解释,“我是你们政府请过来的,我是香港人,可以开店做生意。”
中人一拍大腿,又觉得自己一大老爷们在人家年轻漂亮的香港女老板面前做这动作不雅观,赶紧讪讪地收回手,干笑道:“那就甭愁了,您肯定没问题。你要多大的店铺呀?”
听曹敏莉说了大致的要求,他又热情推荐,“三山路有一家,原先就是做服装的,生意可好了,客流量很大。不过他们老板没扛住,半个月前关门跑了。其实也不至于,完全是杯弓蛇影,风声鹤唳。”
这人嘴两张皮啊,前面他才刚说个体户能不能做生意还两说。
坐在旁边位置上喝啤酒的客人突然间发作:“什么叫不至于?明明是你们赶我们走的。”
中人吓了一跳,秉着和气生财的原则,赶紧道歉:“您别生气,不是说您呢。”